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锐评 | 称一声“同志”便可

幻灯片-人民论坛锐评1

语言,是潜在思想意识的外化。称呼,是时代风气和社会心态的折射。“同志”一词,其意义远超表面称谓本身。从《国语》中的“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到孙中山先生疾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中国文化中,“同志”多指志气相通、意气相投、道同相谋的一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内互称“同志”,是一种身份光荣和使命诠释。一声“同志”叫的是平等团结,叫的是革命理想,叫的是艰苦奋斗,是浓浓情谊与信任的传递,是为共同事业奋斗的外显,是集体认同最朴素的基石。“同志”,这一优良传统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忘却和一以贯之的灵魂记忆。

曾几何时,人们互相打招呼,称一声“同志”,简朴二字却饱含真诚,如春风化雨,让听者倍感庄重、温暖。可不知从何时起,在单位上级与下级间,在街头与巷尾间,总听见一声“老板”、一句“某总”,虽未必存心谄媚,却总似隔了一层交际藩篱。称呼问题,绝非小事,实为作风、党风、社风的晴雨表。称呼正,风气自清;称呼之变,当有深省。当下,我们期盼,称一声“同志”便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某总”“某局”“老板”“老大”……这些带着等级色彩或江湖习气的称呼,正悄然蔓延。试想,若一名党员干部习惯性以正职称副职、以实职称虚职,或把“老板”“老大”作为口头禅,便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混淆了公仆身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就会变得不那么纯粹。称呼虽然只是一个细小的切入点,却是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对身份、对责任的认同问题,关乎风气的清正与否。称呼的庸俗化、功利化,恰是一记警钟,警醒着我们:当称呼失去平等与纯粹,社会交往的真诚底色将随之黯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这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有纲举目张的示范效应。当下,规范称呼正是正本清源、净化风气的关键切口,我们不妨从真诚地称一声“同志”开始,让称呼回归本真,让关系回归纯粹,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古语有云,为政之先“必也正名乎”。称一声“同志”,拉近的是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的距离,凝聚的是人心,推动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每一次会议、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交谈做起,带头、自觉、响亮地互称“同志”,对下级、群众亦以“同志”相称,力戒特权思想、不良作风,坚决反对庸俗“关系学”“潜规则”,努力让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追求清的境界、坚守清的本色、呵护清的风尚,用真情联系群众、用真干推动发展,进而带动形成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各级党政机关须在公务活动及正式场合中,倡导使用“同志”等质朴且饱含平等精神的称呼。对庸俗化、功利化称呼,要坚决抵制,持续用力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此外,在社会层面,则需通过教育引导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消除等级观念和功利心态,营造更加平等、真诚的人际交往氛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称一声“同志”便可,这就是端正作风、纯洁关系的切实行动。少些虚礼客套,多些纯粹真诚,就从这声朴素的称呼做起,让规矩立起来,让风气好起来,以“同志”之名不懈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更多正能量。

[责任编辑:王卓怡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