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以“两山”理念为笔 绘就绿色育人新篇

——校地协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大中小一体化活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一场以“生态文明教育大中小一体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近日在浙江宁波余姚万圣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汇聚了临山镇初级中学、杭州市钱塘高级中学、宁波前湾新区红心堡的外来务工子女、大城小爱公益组织等多方代表共同参与,旨在通过跨学段、跨领域的联动,让生态理念扎根于青少年心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007d3074d7429ebb331788deed5e777

一、溯源“两山”,锚定生态文明教育新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这一理念,如同一颗闪耀的思想火种,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们的活动,就是要以‘两山’理念为灯塔,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血液。”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办主任、团委书记金小苗满怀期待地说道。此次活动旨在打破大中小学各学段生态教育的壁垒,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让生态教育如春风化雨,润泽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灵,成长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定传播者与积极践行者。

二、多元实践,共绘生态文明教育新画卷

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丰富多元的环节,让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深入人心。

(一)以生态宣讲点亮知识火种

2025年6月27日,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里星火”实践团秉持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使命赶赴浙江余姚万圣村,为村中的党员村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宣讲员付书鹏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切入,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识性概念进行深刻解读,宣讲员柳梦辉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具象化场景打磨宣讲内容,将“两山”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用“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让村民既“听到”又“听懂”,为之后的生态文明教育大中小一体化活动做好预热准备。

b016e0d3efa2a3687a141dfc252bf27

2025年7月8日,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里星火”实践团前往余姚市临山镇初级中学对来自各地的大中小学生开展一场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微宣讲。宣讲员滕佳颖以“临山湿地保护”阐释生态理念,讲述如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互动环节中小学生积极提问,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到“前沿生态科技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研究生宣讲员耐心解答,引导中小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思考生态问题,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1bce0cbd20647e3d5ea4949eb07c08

(二)以实践行动触摸生态脉搏

走出宣讲课堂,各地大中小学生们再次来到余姚万圣村,开启实地行动之旅。实践首站,师生们走进了承载着长江生命密码的万圣村中华鲟科普馆。在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员冯滟生动的讲解下,大家仿佛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水中大熊猫”——中华鲟这一古老物种亿万年的生命传奇与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宣讲员冯滟不仅讲述了中华鲟的生物学特性、洄游习性,更着重介绍了万圣村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取得的保护成果。中华鲟的命运,成为叩响师生们心中生态文明意识的第一道强音。

DSC01949

带着对中华鲟保护的初步认知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师生们的热情在绿意葱茏的夏日化为最朴实的行动力。一场主题为“美丽家园,你我守护”的生态文明劳动实践活动在万圣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同学们领取了清洁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化身为“生态卫士”,满怀责任感地深入到村庄的各个角落。来自不同学校的大中小学子们相互协作,在共同劳动中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在实实在在的付出中,躬行出了生态保护的“绿色足迹”。那些被收集起来的垃圾,不再是负担,而是他们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的“战利品”,无声地诉说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朴素道理。

三、成效初显,展望生态文明教育新未来

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这场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青少年的心田,成效显著。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生态知识,而是在亲身体验、深度参与中,真正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青年走出象牙塔,将论文写在山水之间;当孩子触摸土地的脉搏,让绿色基因代代相传——人与青山的“双向奔赴”,终将绘就民族永续发展的壮阔画卷。此次活动,既让“两山”理念有了青春注脚,更为青年参与基层生态治理提供了生动范本,为美丽中国建设输送不竭的“绿色动能”。展望未来,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用“干在实处”的担当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证明,青年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是主动担当的建设者,让青春与青山“双向奔赴”。(罗熳榕 冯滟)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