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建设的价值基石。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设施、每一个公共空间,都应围绕人民的需求来规划和打造。从便捷的交通网络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从舒适的居住环境到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衡量城市建设品质的关键指标。只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城市建设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宜居,是幸福乐园的基本底色。这意味着城市要拥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充足的绿地,让居民能亲近自然,享受生态之美。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至关重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整治……要着力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增设无障碍设施,提升房屋保暖隔音性能,让家更温馨舒适。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交通拥堵治理,提高供水供电供气可靠性,确保城市运行平稳有序,为居民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宜业,是幸福乐园的经济支撑。城市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汇聚。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使居民能在城市中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样不可或缺,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宜乐宜游,为幸福乐园增添生活情趣。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博物馆、剧院、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各类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的举办,能滋养居民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建设更多公园、广场、休闲步道等公共空间,让居民在闲暇时光有休闲放松之处。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景点,既传承城市记忆,又为居民和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增强城市文化魅力与归属感。
打造人民的幸福乐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努力。城市建设者要以绣花功夫精细雕琢城市的每一处细节,用心倾听居民的声音,精准对接需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让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让城市运行更高效、服务更优质。
人民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在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城市建设与治理,才能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乐园,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坐标,实现人与城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