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把问题整改作为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将整改过程转化为作风淬炼的实践,把整改成效固化为长效治理的成果。
找准问题根源,避免整改“浮于表面”。问题查不深、找不准,整改就会像“隔靴搔痒”,难以触及根本、靶向施治。要扎实开展“作风体检”专项行动,以组织排查与全面自查双措并举,既紧盯“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公款旅游”等显性毛病,也深挖“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打折扣、搞变通”等隐性病灶,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对收集到的问题实行分类建档、动态管理,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流程繁琐、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梗阻等突出问题,列为头号整改清单,成立专班、定期调度,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对推诿扯皮等反复出现的“老毛病”,深挖党性修养不足、责任意识弱化等深层症结,每月开展专题谈心谈话,每季度组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以刨根问底的较真劲,确保整改措施直指要害、精准发力。
压实整改责任,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责任“悬空”,整改就会“落空”。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要把整改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责任的刚性约束保障整改成效持久稳固。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将整改任务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针对项目建设中审批流程繁琐、招商引资中政策兑现迟缓等“硬骨头”问题,领导班子需躬身入局、亲自牵头,直接对接责任科室与配合单位,逐项明确攻坚举措、限期解决时限,让每一级都有明确担子、每一环都有具体抓手。建立全链条跟踪问效机制,实行“周调度、月汇总、季评估”制度,通过查阅原始台账、实地走访调研、随机抽查访谈等方式,对模糊整改、虚假整改、包装整改进行“回炉重造”,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推进路线图,实时跟踪进度,整改不到位绝不销号,做到真改有力度、实改见深度。
深化整改成效,推动作风“向上向好”。整改绝非“一阵风”式的敷衍了事,更不能沦为“雨过地皮湿”的表面功夫。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构建常态化“回头看”机制,联合纪检监察、督查审计等部门,对照群众集中反映的痛点难点、高频复发的顽瘴痼疾,逐项核查整改措施是否落地生根、是否形成常态长效,确保整改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整改过程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提炼、上升为制度规范,让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土办法”转化为管长远、固根本的“硬规矩”。坚持“开门整改”不打折扣,把“人民需要”“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整改成效的标准,让群众当考官、做评委,畅通“线上反馈+线下走访”渠道,通过满意度测评、信访接待、调研座谈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听取意见、实打实接受评价,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让整改成效体现在群众笑脸里、反映在工作实绩中。
(作者:周雪强,系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