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理论前沿 > 正文

以“两个覆盖”质效激活新兴领域党建新动能

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加速集聚,新兴领域已成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战略要地。深化这一领域党的建设,核心在于打好组织覆盖“攻坚战”与工作覆盖“升级战”。通过组织网络筑牢根基、精准服务凝聚人心、创新机制激活效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攻坚组织覆盖,破除“建”的堵点。立足“两新”组织形态多元、流动性强等特点,需分类施策、全域统筹,做好非公企业“应建尽建”、社会组织“覆盖提质”。非公企业“清零攻坚”,坚持“有党员必建组织”原则,对平台企业、创新园区采取单独组建,对小微企业通过产业链联建、商圈楼宇统建等模式实现兜底覆盖,确保党组织应建尽建,能建快建。社会组织“同步嵌入”,在登记注册时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年检评估中同步检查党建质量,重点突破互联网、律所、会计所等行业覆盖难题,实现从“有形组建”向“有效运转”跃升。动态管理“全域兜底”,依托大数据绘制新业态“党建热力图”,联动工商、税务数据动态清理“空壳组织”,将快递物流、直播电商等新就业群体及时纳入党建体系,发挥辐射带动效应。

精准发展党员,破解“找”的盲点。为破解新兴群体党员比例偏低难题,需严把“源头关”与“培育链”。储优育强“两新”力量,按照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将更多的新兴领域人才纳入党员发展库,梯次进行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期培训,配套一人一档的履历机制。吸引聚集青年人才,向技术骨干、青年能手、管理精英倾斜,建立入党申请人“蓄水池”。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工坊等现有载体,梳理可提供的“就业资源清单”或“创业资源清单”,打造新兴领域吸引青年聚集的强磁场。双向管理动态调整,推行政治审查联审机制、教育培训学分制、实践锻炼跟踪考评。强化流动党员区域协同管理,实施“红苗培育计划”,强化思想淬炼,引导新发展党员在技术攻关、诚信服务中亮身份。

创新机制载体,激活“治”的亮点。深化机制赋能,根本在于实施组织覆盖与服务效能“双跃升”,推动“两个覆盖”从量变到质变,以机制革新破解“覆盖易、深化难”困局。智慧党建提效能,开发党员管理线上平台,实现组织关系转接、学习议事“一键通达”;打造“云端党校”,运用“热力图”动态监测党员流动,提升管理精准度。协同治理聚合力,压实“管行业管党建”责任,建立组织部门统筹、行业党委归口、属地兜底的管理体系,推动党建考核与政策扶持联动。作用发挥激活力,创设“先锋积分”“治理红榜”等载体,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隐患排查、文明劝导等基层治理,推动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拓展深化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提升“两个覆盖”质效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要以组织覆盖筑牢根基、以关爱服务深扎根系、以机制创新激活动能,将党的组织力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与发展驱动力。(宁波市海曙区望春街道办事处 葛燕琼)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