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半年总结与展望|五大维度把脉中国经济走势(5)

下半年:顶层方案或将出台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炉时间的各类说法在上半年频传。不可否认,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出台的准备、时机都已成熟。预计下半年一些重磅文件将陆续出台,例如混改和员工持股的政策方向,第二批央企改革试点也有望接力第一批试点,国企合并在下半年也将再掀热潮。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呈现三个阶段,即初期探索、制度制定与纵深推进三个阶段,从近期动态看,国企改革已进入制度制定阶段,随着一系列制度公布,便进入纵深推进阶段。

“这些重磅文件的出台将明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政策导向,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改革将再次启动,个股机会纷呈。国有资本体量巨大,一些国有企业的根基较好,资本运作和市值管理有很大的市场想象空间。相关上市公司的改革进程将重启,个股机会纷呈。”招商证券表示。

与此同时,广发证券预计第二批央企改革试点也有望接力第一批试点。在此之前,2014年7月份,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此外,近半年来,关于国企合并的传闻一浪压过一浪,包括“南船”与“北船”、中石油与中石化、中铁与中铁建等央企都曾被传言或将整合合并。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央企合并仍是热潮。

维度五

地方债

上半年:置换债券化解债务风险进行时

下半年:地方债置换推进财税改革

近两年来,地方政府债务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当前面临的多重经济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点之一。中国地方债存量已经不小,其风险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更显突出。上半年,中国政府用地方债置换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利息负担,让地方政府腾出手脚可以投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行动中去,有利于稳增长。

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20.7万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则有10.8万亿元。

3月12日,财政部发文确认置换1万亿地方债,置换债券由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并且必须用于今年到期的债务。尽管财政部之前就提出了发行1万亿元的地方债来置换地方政府到期存量债务的政策,以便为地方政府融资,但由于地方债的收益率偏低,市场热情不高,所以推进相当缓慢。

5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定向发行地方债方案。随后,在5月18日,2015年江苏省政府置换地方债发行完成招标,标志着2015年首单万亿元地方债置换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