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共富路上的“领路人 ” 乡贤哺村的“领头雁”

——专访浙江省龙游县湖镇镇希唐村党支部书记晏海军

晏海军是浙江省龙游县湖镇镇希唐村人,希唐村是一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临社阳溪而建,一直以来希唐村以水稻、茶叶、柑橘种植业为主,依托社阳港的码头和客道,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历史上人才辈出。20世纪90年代末,晏海军创立了龙游县求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凭着重信誉、重质量、求真务实的作风,发展壮大为全国监理行业知名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9月,龙游县湖镇镇党委找到晏海军,邀请他回家乡当村官,助力乡村振兴。经过深思熟虑后,晏海军选择了为家乡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于2020年10月31日正式出任希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主任。两年来,他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在他的带领下,一幅业有所成、居有所美、老有所养的乡村小康画卷正慢慢打开。近期,人民论坛网对晏海军进行了专访。

人民论坛网:作为浙江求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掌门人,同时身兼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理事、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理事、浙江省全过程工程咨询与监理管理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您做出回乡兼任村支书的决定,要平衡两头繁忙的工作,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晏海军:这些年,我的企业做得还不错,发展蒸蒸日上,多年精心经营管理也步入正轨,按理完全可以轻松一些。原本想着是兼带村官,支持家乡建设,但实际情况倒过来了,现在是村支书的工作为主了,求是监理的工作为次了。当前,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都在农村,我现在每周两头跑,周一到周五主要以村里为主,周末回杭州处理求是监理公司的事务,公司会议一般都放在周末开,每年的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基本都在村里。

我从小在希唐村长大,有着深厚的感情,希唐村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历史遗存都深刻地记载着村落发展轨迹和变迁,保留完好,如果能得以修缮并加以保护与运用,将是现代乡村巨大的文化和艺术财富。

希唐村历史上出过不少文人贤士,像主张以德治国的蘧瑗,先后为卫国献公、殇公、哀公三代相国,是孔子的良师益友;南宋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左丞相叶梦德及儿子叶义问;民风淳朴、积极进取的希唐曾在2005年就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但由于各种原因,希唐村这些年都在原地踏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左右持续了30多年。我之所以担任希唐村支书,是因为湖镇镇党组织的信任,也因为希唐村老百姓的认同,更多的是带着情怀回来支持老家发展,希望能与村民们一起建设新家园、共谋新发展。

人民论坛网:请您介绍一下希唐村的整体建设思路以及未来的规划

晏海军:希唐农业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用一年时间反复推敲修改制定了《“溪川古韵、橘满希唐”乡村整体规划方案》,规划了希唐村未来十年的蓝图,树立了发展目标与方向,将主要围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古建活化保护利用等方面建设。    

规划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水、桔、居。其中,以水为脉,是以社阳溪为载体,通过上中下游三大空间,串联起社阳溪两岸生态特质,形成多层次滨水活动区域,营造多核心景观提升,结合安逸休闲设施、露营基地、多彩研学项目,打造希唐自然生态空间;以桔为核,是以桔林为载体,通过柑桔种植业及延伸产业,打造新型特色农业;以居为忆,是留住历史文化记忆,对重要遗产进行动态修复,在传统建筑空间植入新功能,让老建筑焕发活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希唐梦·未来乡村”的蓝图由“下自成蹊”“桔里飘香”“古韵再现”三大板块构成,未来又将形成国家生态教育乡村学校、长三角桔香产业重要基地、浙西古村落文化样板,走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人民论坛网:希唐村在文化保护和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晏海军:古建活化保护利用,是乡村治理的必要途径,必须建立健全机制、树立正确意识,采用科学措施。希唐村至今保留着“一街五巷三埠头三文化”等古迹和历史文化元素,富有龙游典型地方风格的传统宗祠和民居以及较为完善的街巷格局体系,都是当年商业繁华的标志。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了《湖镇镇希唐村中国传统村落档案》,从村落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等方面梳理,共选出如护国禅寺、宗祠牌坊、古埠头、古居、古坝、古道等28处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规划和再建设,新建漕运文化墙、旧井古韵、市井雕塑等多处新景观,做到修旧如旧、新旧结合。建成后,从希唐文化礼堂到桔子文化园、文化长廊、党建长廊、乡贤馆、政协协商驿站、乡村博物馆,再到老街社阳溪滨水文化园、溪上廊桥,一路走过来,贯穿成一条完整的希唐文旅路线,结合周边生态旅游资源如龙游石窟、大慈岩风景区、金华双龙洞、三叠岩等著名风景,将形成半小时旅游经济圈相互辐射和带动。

人民论坛网:请您从品牌强农的角度谈谈希唐村的产业发展思路?

晏海军:我们秉承从传统农业产业发展向特色农业品牌打造转变的理念,形成桔海、桔乡、桔颂、桔网等桔产业价值链。“希唐蜜桔”远近闻名,最早的种植记录是在唐朝时期,在明太祖朱元璋期间,更是奉为贡桔。这里70%以上的桔树都是30年以上的老树,所以结出的果子外形秀美、皮薄、肉质细腻、桔香四溢,优良的品质是经过几代希唐人辛勤培育的结果。

2020年10月,我们注册了“希唐蜜桔”国家商标,并配套定制各款礼盒包装,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品位,同年12月成立了浙江龙游绿希农产品有限公司,对外开展业务合作,并注册了政采云,成为龙游县乡村振兴馆正式供应商。接下来,计划投入1500万元建设柑桔交易市场,将成为当地果品贸易集聚地。2021年1月,村里还成立了龙游希唐蜜桔种植协会,将种桔大户都吸收进来,形成交流学习、培训发展的平台。

下一步,还将围绕乡村生态旅游规划部署,创建社阳溪乡村旅游品牌,开创田园风光游,打造桔子采摘节,形成垂钓、餐饮、采摘为一体的民俗田园风光综合体、民宿聚居点,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共同富裕就是要做强村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增收、村集体经济强了,村里就有希望。

人民论坛网:希唐村两委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如何发挥带头作用的?

晏海军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好,民心才能跟得紧。希唐村现在打造的是筋强骨健、朝气蓬勃、团结敢为的村党组织。现在的希唐村凡事党员领头干、干部讲奉献,班子队伍变化很大。

2021年,希唐村明确了“党建强村、民主治村、文旅富村、乡贤兴村”的治村理念,并制定了“将希唐打造成休闲、旅游观光为主题的历史文明古村落;以柑桔产业为重点,建立仓储、销售、物流产业链‘直供产销’发展新模式,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打造乡村田园共富综合体,使希唐成为让老百姓有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生态、美丽、休闲乡村”的目标愿景。依此目标,村两委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每年制定工作计划表,从基础设施修缮到民生保障,大到千万的建设项目,小到垃圾处理、矛盾协调,每项工作都列出清单、责任到人。因为项目多、工作量大,村两委都很辛苦,上下班时间都要延迟到中午十二点、下午六点以后,双休日基本都没有休息,工作量至少比过去增加了三分之二。今年3月份以来,共组织40多次总计五万多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签订外来人员承诺书700多份。贴钱、贴时间的事儿不少,像接送老人、上门疫苗接种服务都是村两委班子安排接送的,汽油费都是个人出的,大家待遇都不高,主要靠情怀。

人民论坛网:您是如何凝聚村里其他乡贤助力希唐村建设的?

晏海军:乡贤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能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新风,用他们的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用他们的文化净化乡风、敦化民风、醇厚人心。乡贤大多有回报家乡的热情和愿望,眼界宽、有思路,也能让村集体凝聚新力量,同样能引领农村稳定。

希唐村的乡贤们不仅参与村里项目的集资,也解决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像拆迁等触及老百姓直接利益的事,通过乡贤发挥纽带作用去沟通亲戚朋友做老百姓的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效果很好,也使村两委及时体察村情民意。希唐新乡贤会是2022年2月1日成立的,完成了选举,制定了章程,建立了机制。周氏祠堂修缮后将成为乡贤回归馆,每年不定期组织乡贤活动,也为这些心系乡土、有公益心的社会贤达提供可以议事叙事叙旧的家园,乡贤今后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人民论坛网:您上任后主要开展了哪些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晏海军:除了龙游县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未来乡村,目前希唐村项目算比较多的。一年多来,希唐上马项目28个,共计投入2600多万元资金,基本是通过个人资源和努力、向各个部门争取扶持资金等渠道筹措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为30万元,基本是入不敷出的。目前还有8个项目正在施工中,桔乡一条街、乡贤馆、桔子文化园等5个项目已经招标完成,马上施工,另有乡村博物馆等5个项目在规划设计和争取资金中。

我们不仅需要克服资金、人力、物力匮乏等困难,各项工作都要取得村民们的认同、理解和支持,改变人的认知是最难的事儿。村里的工作繁重、琐碎,各方面都需要协调,各项考核要落实,大会小会要参加……因为希唐村上的项目多,很多时候都是让求是监理公司的专业人员来帮忙,把关施工图、看水电方案等,求是监理的员工间接成了村里的助理。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当初带着情怀回村当领头雁,是想为家乡作贡献。让希唐村1030多户家庭无忧无虑、幸福安定,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有信心、能坚持,理想蓝图终能绘成。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家乡老百姓走向共同富裕,是我回来的初心,也是信念。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