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蕴含的思维方法(4)

以底线思维保障民主政治发展方向不变、道路不偏

底线,顾名思义,就是不可逾越的边界、不可触碰的红线,破则危、守则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52]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现更好发展、创造更好业绩。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论述中,既划有“上线”,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出远景目标,要求发展“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也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保障政治安全划出“底线”,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做到“六个切实防止”。这里的“底线”是指: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53]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避免“选举后无人过问”,“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等情形。这是底线认识,也是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原因。

坚持底线思维,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初的理论概括是,“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54]。这也体现着底线思维,前一句规定了道路与方向,后一句是在方向指引下的民主发展理念与要求,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55]更不要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56]。所以,坚持底线思维的根本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民主发展道路,偏离道路、偏移方向都极其危险。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不排斥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积累的精华,但决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民主制度模式,搞“全盘西化”“全面移植”,“必须警惕和防范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等政治思潮的侵蚀影响”[57],警惕“颜色革命”,避免犯“颠覆性错误”。“坚持中国的民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设计和发展,坚定不移走符合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58]这才是坚持底线思维的正确选择。

结语

归结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蕴含的六种思维方法是相互贯通、互为一体的。其中,战略思维处于首位,用于思考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问题,是其他思维运用的前提;历史思维是根基,用于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来路”与“出路”,为其他思维提供历史大视野、大趋势,形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辩证思维是核心,用于解决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的总体思路与重点难点等,贯穿于其他思维方法中,检验理念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创新思维是灵魂,用于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不断赋予新内涵、新实践,为其他思维方法运用注入活力、增添动力;法治思维是保障,用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升其他思维方法运用的理性化与精准化水平;底线思维是基准,用于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划清边界、列出负面清单,明确其他思维方法发挥作用的最大阈限与范围。

这些思维方法相辅相成、彼此支撑,共同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思维品格与理论特色,揭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同时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之实践方法论遵循。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1&ZD005)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