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研究(5)

“水”“汉”文化融合助力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陕西西安汉城湖水利风景区典型案例

西安汉城湖水利风景区(以下简称“汉城湖景区”)位于西安市西北郊,右岸紧邻北二环、朱宏路,左岸与汉长安城遗址相接,依托团结水库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2010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西安汉城湖水利风景区前身为团结水库,一度水环境恶化严重,经过水利部门实施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的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打造成以汉文化为主题特色的水利风景区。依托特有的水文化、汉文化资源,举办了汉城湖春节文化庙会灯会、千名学子成人礼、中华女子上巳节、汉式学童开笔礼、汉式集体婚礼、汉文化艺术节、汉城湖龙舟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深受百姓称赞和游客青睐。

聚焦高质量发展,打好“生态”“文化”“融合”三张牌

打好生态牌: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并举,加强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一方面,控源截污,切实提升水环境治理效能。西安市水务局规划实施了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库内清淤、库周砌护、引清水入库管道、污水截流入暗涵五大单位工程。通过清运处理所有淤泥、布设截污暗涵等举措,使城市污水及城市雨洪不再入库;采用铺设引清水压力管道、改造大坝溢洪道,重建泄洪闸放水口、铺设水底砂卵石层,有效提升水库水质、改善景区水域生态环境;同时,有关部门制定了禁排废水污水生活用水、禁河湖“四乱”等一系列水源保护措施,使良好水生态环境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另一方面,强化水土保持,不断加强水生态治理修复。综合治理过程中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禁止弃土弃渣乱堆乱放,施工结束后按照绿化、美化、园林化相结合的理念,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措施,在园内栽植草坪、水保植物、观赏植物、水生植物、攀爬植物,全方位对绿地、坡地、驳岸进行综合治理。在西库、中库、东库、团结库大坝、沣三干输水管线等区域布设生态监测点进行细致的监测和严格的控制,并建立相应的管护制度。另外,采用黄土回填的方式,强化汉长安城墙遗址保护工作,解决长期以来城市污水对城墙遗址的侵蚀难题。采用栽植建设乔灌草护坡、鱼鳞坑、水平阶地、径流小区、科普体验馆等60余处水保设施,防止岸坡水土流失,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的生态系统。景区在环境卫生、水体循环、漂浮物打捞、生物治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实现精细化动态管护,持续巩固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打好文化牌:以水为韵,以汉为魂,打造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水利风景区。其一,打造优美水系景观,做活水文化。景区的园林景观、音乐喷泉、码头平台、水车水磨和大型秦岭山水微缩景观,让市民和游客感受水清岸绿碧波荡漾的水域文化魅力。同时,为彰显治水思路和治水成效,汉城湖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水利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汉城湖大风阁西修建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通过多样的表现手法、便捷的互动形式、直观逼真的幻影、5D影片等方式,向广大公众全方位、立体式、多方式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其二,扩展多维度文化传播渠道,弘扬汉文化。景区修建了封禅天下、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湾、安门盛世七个以汉文化展示为主题的景观构架;并通过天汉雄风巨型浮雕、汉武大帝铜像等景区雕塑,四连汉阙、大风阁博物馆等汉代建筑,汉币广场、瓦当印象广场等文化广场,以及汉式学童开笔礼、千名学子成人礼等文化礼仪活动,多维度展示汉代文化,打造古长安汉文化名片。

打好融合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景区发展新动能。一是培育特色项目,创新营销理念,推动水文化汉文化产业建设。如举办极具观赏性比赛性的端午龙舟赛,积极探索龙舟团建体验项目的商业化运行,举办春节迎新祈福礼、汉式集体婚礼、汉式学童开笔礼等大型汉文化主题品牌活动,修建丝绸之路博物馆、西安市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水与长安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展示项目,进一步推动汉文化水文化活动融合共生。二是以制度和服务双轮驱动,提供高质量的文旅服务。首先,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打造高质量服务团队。通过建立125项景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景区39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让职工将服务内容和标准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游客提供高水准服务;其次,不断优化服务硬件设施,打造高质量服务配套。300余个游客休息设施、23处旅游卫生间、1处第三卫生间、2处母婴室、2处医疗点、2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无死角服务;第三,创建精细化动态管护,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充分推行实施河湖长制,创新实施厕所三级负责制、网格长制等,实现景区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园林绿化的精细化动态管护,确保运营管理精细到人、巡查维护分配到人、责任考核具体到人。并持续开展设备管理隐患排查,利用经营淡季对车船设备全面维护保养。持续开展水质监测治理,采取生物治理、水体交换、化学处理方式,确保湖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水标准。另外,成立汉城湖志愿服务队,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全面、优质的咨询和服务。

以优美水生态环境造福人民,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从“卫生间”到“绿玛瑙”,生态效益突出。过去,受降雨及洪水冲刷影响,汉城湖(团结水库)库岸侵蚀曾十分严重,岸坡流失面积达273亩,流失土方91万立方米,再加上长期接纳城市污水和雨洪,库水污黑,环境恶劣。经过水利部门的综合治理,汉城湖景区清运淤泥211.5万立方米,岸坡砌护12.8公里,清水湖面面积850亩,栽植灌乔木100余种75万余株,景观绿化面积1031亩,实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99.8%、林草覆盖率97.8%,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景观稳定和谐,汉城湖成功蜕变为“最美的绿色玛瑙”。

满足城市和人们多样化水需求,社会效益明显。其一,通过黄土回填下调库容,由原来的200万立方米下调至137万立方米,扩大水库与城墙保护用地并完善植被绿化,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城市污水对城墙的侵蚀,有效保护城墙遗址不被破坏。其二,周围6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污水被收集,进入汉城湖东侧的大暗涵之中,被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污水一部分回用于市政绿化等,一部分再经渠系送到渭河滩面湿地净化后排入渭河,实现一水多用、节约用水。其三,汉城湖景区通过免费对公众开放,修建19座亲水平台,增加休憩空间,开展多样的水活动等,赋能周边人居环境提升,满足西安市民游客的日常休闲活动需求和亲水近水需求,成为居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其四,引导市民参与到节水护水、河湖保护、景区管理的过程中,倡导多元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共同守护身边的美丽幸福河湖。

以自身提质升级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汉城湖景区具备着带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功能,是弘扬和展示汉文化的标志性景区,是展示新时代西安新形象的靓丽名片。自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汉城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万次。2019年汉城湖景区新春文化庙会活动纳入了西安市“西安年·最中国”重点活动项目中。2021年春节期间,汉城湖景区举办以“书写汉隶、彩绘团扇、手工制作灯笼、手绘丝路地图、汉代游艺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助力文化惠民、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新时代汉城湖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优美生态环境造福人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汉城湖景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实现工程、文化、景区三结合,实实在在地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让人们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高品质生活。

做强水文化、弘扬汉文化,以文化赋能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汉城湖景区以“做强水文化、弘扬汉文化”为发展主题,以水利工程为载体,坚持以“水文化”为韵、以“汉文化”为魂的文化主题定位,采取“一心、三线、七区”的景观布局,拥有“十里水道·千亩水面”及35处水文化、汉文化主题景观,把“水”的灵动柔情与“汉”的磅礴大气相结合,打造具有汉朝文化特色的高质量的水利风景区。

坚持问题导向,生态优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汉城湖景区在综合治理和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景区自身发展有机结合,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治理,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综合治理,全面摸查、梳理和掌握区域生态环境风险和生态隐患,制定并完善区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策,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一页 1... 34567...10下一页
责任编辑: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