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土地法、婚姻法、刑事法等重要法律法规。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汲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把法治问题提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我们党以法治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取得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确立,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理论厚重、博大精深,“十一个坚持”深刻回答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保法治中国建设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