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响中国 > 正文

专家学者纵论 | 新中国脱贫奔小康宏伟进程 (3)

破解千年难题 凸显治理优势

新中国取得的社会民生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李培林:第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至20多美元,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水平。从1949年到1978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缓慢;到197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90美元。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01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8年,突破3000多美元;2015年,达到8000美元;2019年,达到约10000美元。我国从总体上进入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

第二,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特别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已经由原来的农业和农民大国逐步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国,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目前,我国的城市数量达到近700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0多个,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8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3个;另外,还有18000个小城镇。2018年,我国大陆有15个城市人均GDP超过20000美元。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发生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结构的特征和类型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由最初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再转变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类型。

促使我国人口转型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改革开放前的不到5%提高到2018年的50%以上,有专门技能人才的比例以及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都大幅度提高。1949年,由于战乱、贫穷和疫病等原因,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时提高到68岁;2018年,则进一步提高到77岁,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四,反贫困取得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致力于开展减少贫困的工作,在低水平上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使大多数人免于饥馑,全国根本性的贫困问题得到缓解,贫困人口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些波折和失误,直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我国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庞大的10亿多人口中,我国当时84%的人每天的生活费,尚达不到每人每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反贫困事业。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第五,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在城镇国有部门逐步建立起比较齐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但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较小,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较弱,而且抚恤救济标准长期不变。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当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不合理的问题,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探索。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项决定系统地提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案和框架,即逐步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以便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2006年,我国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2600多年来种粮纳税的制度;而同年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则结束了中国千百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还提出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社会安全网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份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辛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国现代化站上了新起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有了巨大提升,等等。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更加丰富,标准可以不断提高。20世纪末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党的十九大,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时间没有变,现代化的标准却在提高。首先是把“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第一步走的目标提前到了2035年,到2050年的第二步走的目标则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而且现代化的内容也更加全面,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又加上了“美丽”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拓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几十年来的小康社会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在发展中国家的起点上,通过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走出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社会整体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一条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彰显治理优势

主持人:世界各国都有自己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大致可分为三类:资本主义类型、社会主义类型和混合类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体现出我国的治理优势?

辛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勇立潮头,必须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步伐,走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迅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就是旨在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设想和推进的小康社会实际上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所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也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一条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彰显出我国的治理优势,这一优势鲜明体现在中国制度科学管用上,中国制度具有合实际、合规律、合目的的制度逻辑。合实际,是指中国制度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国情实际和时代实际;合规律,是指中国制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制度发展规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合目的,是指中国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主持人:肖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