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美国主流媒体的对华意识形态特征(2)

——基于《华盛顿邮报》的文本分析

《华盛顿邮报》涉华社论议题选择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对大众的影响主要通过两大途径来实现:其一是议题选择,通过集中报道某些议题,实现议题显著性从媒体向大众的转移;二是议题属性,通过报道重点、词汇选择等方式影响大众看待事物的角度。[22]

从议题角度看,利用Python自然语言工具包NLTK,经过词语切分、删除特殊字符、扩展缩写词、大小写转换、删除停用词、词干还原等步骤,得到《华盛顿邮报》涉华社论文章的高频词分布如图2所示。

 

郭凤林图2

 

从图2可见,1991年至2018年间《华盛顿邮报》涉华主题社论中的高频词呈现显著的卡方分布特征,表明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特定问题的集中关注。其中,关注度最高的词频为“人权”和“共产党”,均在1000以上;其次是“朝鲜”“中国政府”等,词频在600~700之间;而“香港”“中国经济”“中国领导人”“法治”“中国人民”“韩国”“白宫”“国家安全”“南中国海”“对外政策”“中国官员”等词出现频率也较高,都在200次以上。

分析媒体话语,能够发掘其背后所反映和传达的意识形态特征。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彼时美国媒体指称中国时使用“红色中国”“共产主义中国”等意识形态色彩强烈的词语;当中美建交后双方关系密切时,美国媒体在指称中国时的意识形态类符号几乎全部消失,代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类地缘政治和法律类术语。[23]再比如,对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巴基斯坦的报道研究发现,美国总是根据国家需要在“伊斯兰意识形态”和“公正话语”之间摇摆。[24]本文研究可见,“共产党”“中国领导人”等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特征的词汇频繁出现,显示出《华盛顿邮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首要认知,偏好从政党、领导人物等角度观察中国;但同时,提及中国政府、中国经济、中国官员、中国对外政策等的提到频率也比较高,表明该媒体对中国的关注逐渐扩展到更为一般化的外交和经济等弱意识形态主题上。


《华盛顿邮报》涉华社论主题分析


主题模型(Topic Model)可以从包含各种类型文档的大型语料库中提取不同主题,将相似文本归入同一主题。[25]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手动编码,它的一致性程度更高,编码速度也更快。利用Python的机器学习模块Sklearn的NMF(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将这28年的《华盛顿邮报》社论文本以篇为单位做主题分析,得到如表1所示的五大主题:中美贸易、中国国内改革、台湾问题、朝鲜问题、人权问题。

其中,中美贸易是热度最高的话题,占比25.96%。进出口、关税、世贸组织、协议、规则等是主要讨论问题。这显示出《华盛顿邮报》在评论中国主题选择时的务实取向,注重从更为客观的经济利益和规则角度探讨中国问题。

郭凤林表1

 

同时,人权问题热度也很高,略低于贸易议题,比例达到25.47%。现代人权观将人权分为“公民及政治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两部分,[26]从此分类来看,《华盛顿邮报》的“人权”注重对自由、异见分子等问题的讨论,集中于政治人权,而较少涉及社会经济人权。这是美国人权输出的典型特征,标榜自己所谓“民主自由”形象,用狭隘的人权定义作为工具来评价他国内政,显示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中国国内改革问题也是《华盛顿邮报》格外关注的主题,占到文章总数的22.22%。中美存在迥异的政治制度,《华盛顿邮报》对此显示出高度兴趣,乐于讨论中国在法治、民主、网络等方面的改革。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guo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