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是指导军事实践、引领军事变革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刻指出“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强调“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加强军事理论工作的重要性,为军事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注入强大动力。应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科学支撑和引领。

1.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科学的军事理论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彰显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在强军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抢占制胜先机的关键所在。先进的军事理论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础,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军事战略创新、军事科技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军事创新,都离不开理论指导。如果不能在军事理论创新上有所建树,就难以抢占制胜先机。世界军事史上,曾有多种军事理论揭示了相应的战争制胜规律和机理,引领了军事潮流,改变了战争面貌。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安全和发展需求深刻变化,实现强军目标任务更加紧迫,必须全面加强军事理论工作。伴随新兴领域和战场空间的不断拓展,新的战争和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战法,提高军事斗争准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军事理论对强军实践的引领作用,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支撑引领。科学的军事理论,揭示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是正确指导战争的思想武器。谁掌握了科学军事理论,谁就可能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军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先导作用。我军正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向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军事理论、武器装备、组织形态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科学的军事理论能够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目标指引、路径指引、方法指引等,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科学发展的战略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必将大大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破解军事实践重大问题的理论回答。科学回答并解决军事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是军事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职能。当前,世界军事理论领域呈现十分活跃的局面,关于军队发展和未来战争的新学说、新观点层出不穷。我军建设发展也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从如何推进政治上的革命性锻造到如何筹划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到如何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等,都亟须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我们必须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实现军事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立起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战略总纲,明确了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精华;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扭住新的历史条件下战建备重大问题研究,优化军事理论创新顶层设计,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模式,加强军事理论转化运用,为新时代强军兴军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塑造力、精神推动力。

优化军事理论创新顶层设计。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任何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都需要规划先行、筹谋在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从全局上对军事理论创新作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指明了军事理论创新的方向、任务、重点,明确了军事理论创新的实现路径和检验标准,标志着军事理论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在不断完善,形式在不断丰富,范围在不断拓展,层次在不断提升。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的实质是设计未来、引领行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适应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要求,科学设计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对军事理论研究的总体布局与长远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周密部署,准确描绘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总体蓝图。

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模式。提高理论创新能力,保证理论创新科学化,关键在于研究模式的现代化。当今时代,军事理论创新正在经历从“已知推导”向“概念设计”的转变。军事理论研究模式迫切需要更新,要坚持自主创新基点,适应现代军事理论研究复杂化、定量化、开放化发展要求,构建军事理论创新“孵化器”,倡导和扶持前瞻性、原创性、独特性军事概念与原理创新,推进军事科研理技融合,促进新理论“破壳而出”。针对军事理论研究从立项研究到推出成果周期长、时效差的短板,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理论发展“滚动递进”机制,打造专业化的试训基地。坚持开门搞科研,加强力量整合、资源统合、体系融合,推动形成军事理论研究大联合、大协作的生动局面。

加强军事理论转化运用。任何一种理论的生命力都在于运用。军事理论更是如此,其最终目的在于转化为作战法规、转化为战斗力。“离开了实践,离开了群众,把自己封在‘象牙塔’里去研究学术,那就会变成‘无的放矢’‘闭门造车’的老学究,对革命非但无益,甚至是有害的。”没有理论根基的军事实践,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没有现实支撑的理论创新,也必然会成为空中楼阁。当前我军的一些理论研究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问题,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找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打通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回路,让军事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汲取丰富养分,让先进成熟的研究成果进入军事决策和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良性互动。

3.推动构建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科学体系。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勇于突破,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为强军兴军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坚决扛起使命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抱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重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要着眼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深刻把握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新局面。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必须瞄准我军目标任务,聚焦党和国家安全战略需求,担负起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使命。紧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步伐,准确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实掌握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军之大事,把军事理论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坚持我军特色,顺应世界军事大趋势,为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紧紧扭住核心任务。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在军事理论创新中居于中心地位,涉及诸多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创新作战概念和战法训法”。当前,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新的战争和作战理论层出不穷。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把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搞清楚。积极跟踪现代战争演变趋势,拿出更多非对称斗争策略和有效战法。聚焦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全域作战,推行“技术+谋略”的作战理论生成模式,开发颠覆传统对抗规则的作战概念,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

全面加强重点突破。军事理论创新需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牵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抓重点把整体带动起来。要在丰富理论内容体系上求突破,融通中西军事理论,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提炼标识性学术概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军事学术话语体系;在建构组织管理体系上求突破,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破除束缚理论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军事科研工作组织模式创新;在建强研究力量体系上求突破,大力加强新型高端军事智库建设,做好全军军事理论研究资源的整合配置,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战略家、高精尖科学家、高水平技术专家均衡分布、搭配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上求突破,健全军事科研创新协调机制、研究成果评估和转化机制、科研奖励激励机制等,形成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把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提供有力组织和制度保障。

(作者:王强,胡杨,许莹璐,均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