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下足决战脱贫的绣花功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网评之3:

微信图片_20200413104347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脱贫攻坚越到最后阶段,越要绷紧思想,盯住问题,拿出具体实在的行动,以绣花功夫打好最后的歼灭战。

“防疫情”与“防返贫”双应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少数地方面临着因疫返贫、因疫致贫的风险,贫困群众的就业、生产、收入稳定性不足。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就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要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充分动员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力量,织牢织密防控网络,和“病毒”抗争到底,为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另一方面,要及时对受疫情影响的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边缘户、低收入户等群体进行针对性帮扶,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提供产业扶持、加大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群众就业、生产、生活、收入持续稳定。

“金凤凰”与“土专家”双培养。千秋功业,关键在人。人才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当前少数地方急需人才欠缺、基层人才储量不足、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让人才扶贫遭受梗阻。一方面地方上要持续抓好“引凤凰”“养凤凰”工作,完善急需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使用力度,扩宽人才提拔使用渠道,让引进人才在愉悦的氛围中创造价值。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对基层涌现出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使用力度,增加教育资源、技术资金、科研经费,强化城乡和东西部人才交流力度,丰富基层人才阅历,打造贫困地区有温度的人才生态,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人才根基。

“干部沉”与“群众干”双促进。决战脱贫是否取得胜利,关键还在于人,在于干部的作风,在于群众的活力。冲刺时刻,党员干部是否率先在前,直接关系到群众干事活力的激发。地方上要持续抓紧干部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组织动员挂包单位、挂联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等力量,下沉基层,进驻村组,挂牌督战,带头实干,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实利,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干部干、群众干”。同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也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学会利用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凝聚决胜脱贫的磅礴力量。

“富口袋”与“富脑袋”双提升。“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脱贫的质量和成色,不仅体现在群众的衣食住行上,更体现在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志气智慧上。对于已经脱贫的群众,“扶上马”也要“送一程”,要继续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帮扶模式,不断夯实群众致富的产业支撑。同时,也要开展好“感恩”教育、技能培训、革除陋习促脱贫等活动,强化扶志扶智在脱贫中的作用,引导群众改变精神面貌,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现在,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承诺的兑现更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作风、“穿好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决战冲刺,向历史和人民群众交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答卷。(作者:李金龙)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脱贫攻坚   绣花功夫   土专家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