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新时代人才流动的新导向

——鼓励人才沉到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

人才流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一般是指人才在不同国家、地区、产业、职业、岗位之间的流动或转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相对于物质、资本等要素而言,人才要素更为积极和活跃,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循环、配置必将更加广泛。

鼓励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流动,是新时代人才流动的新导向

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才集聚的新理念:“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从人才集聚的目标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人才集聚”,绝不单纯是指一种经济行为,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人才集聚的范围看,不仅涉及党内,而且涉及党外;不仅面对国内的人才,而且更把目光投向全球;从人才集聚的类型看,不仅仅包括科技人才,而是统揽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从人才集聚的导向看,不仅包括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发达地区,而且包括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才集聚,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一提法在过去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基础上,明确了鼓励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流动,这是新时代人才流动的新导向。

其一,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判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上在新时代凸现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而这一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呈现出的不匹配状态。这些地区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还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建功立业。

其二,从个人成长规律来看,基层锻炼向来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和实践途径,不仅可以提升人才的社会价值、磨练人才的意志品格,还能帮助人才深刻地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民情,加深与广大群众的深厚感情,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6月28日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在普通岗位上经历一些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国情、社情、民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地气’。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年轻干部只有珍惜基层的锻炼机会,切实投入基层实践岗位当中,内在素质和能力才能不断得以磨练而快速提升,才能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理想。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其三,从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看,如何吸引人才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就业,一直是我国人才工作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具体要求。由此,我们必须要加快研究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体制和机制,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不仅是实现人才价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对于推动我国人才工作的改革、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银冰瑶]
标签: 新时代   人才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