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响中国 > 正文

再造文明:中国道路的深邃意义 (2)

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国的发展道路,创造“中国之治”的新辉煌

历史文化决定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与中国智慧的共同结晶,它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道路,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一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样式,既结合了中西方文明的长处,又避免了它们的很多不足。”

推动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扎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汲取历史智慧,吸收文化养分,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国的发展道路,创造“中国之治”的新辉煌。历史维度和时代维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取向,只有深刻诠释好这两个维度,才能够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中,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将文化基因转化为文化自信,从而占据文明和价值的制高点。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的特殊性首先是历史极其悠久,“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中华文明长期保持了世界性影响。美国汉学家孟德卫说:“至少到18世纪末,欧洲接受来自中国的影响是因为他们视中国文化为更优越的文化,且乐意向中国借鉴。”中华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内生演化、积淀传承过程,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我们的基因和血脉。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现实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图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的同时,注重从人类文明历史经验中把握治国理政规律,将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与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美国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不是种族塑造了文明,而是文明塑造了民族;地理、经济和政治环境造就了文化,而文化又创造了人类形态。”文明和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性的文明,具有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向往天下大同,倡导和合理念,主张兼容并包,强调多元共生,是反对“文明冲突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文化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华文明智慧中的天下意识、人类情怀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的集中体现,对于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推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再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梦想。李大钊曾经呼吁:“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梁启超说:“吾愿发明西人法律之学,以文明我中国;又愿发明吾圣人法律之学,以文明我地球,文明之界无尽,吾之愿亦无尽也。”文明再造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紧密相关,是渐进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是正在走向成熟的新的文明形态。《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一书中说:“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理论。它虽然产生于西方文明,但也具有超越西方文明、追求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视野。”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长久性意义的文明理念,将之创造性转化为我们面向未来、思考世界的思想资源,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使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体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道路   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