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童心不泯携小手 灵动育人更育心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用灵魂唤醒灵魂、用爱呼唤爱,也是我为人师表的初心和向往。

在生活中,我热爱生活、积极阳光,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快乐、播种爱。在班级管理中,我爱教育、善引导、知童心、解童趣,是孩子们的“小伙伴”“大姐姐”“好妈妈”。做一名教师、朝夕陪伴孩子们成长是我从小的心愿,梦想成真的我用心享受着与孩子们一起嘴角上扬、幸福成长的每分每秒!

智慧带班,轻声促自律

一次,上课铃响了,班里还闹成一团。学生们以为我会大发雷霆,没想到我让他们都闭上眼睛,我轻轻地敲了敲黑板,他们闭着眼睛,竖起耳朵,屏住呼吸认真听。“一共四声!”大家迫不及待地喊出来!一次次“听力测试”后,我用疑问的眼光盯着同学们,问道:“上课铃是不是比这声音要大?”他们不约而同地脸红了。从此以后,每当上课铃响起,大家都会迅速回到座位,安静等待上课。

 

房佳

房佳

回忆起这次“听力测试”,我渐渐发现:与孩子沟通,就像《 太极张三丰》中把球往水缸里按,力气越大,球反弹得越厉害。有时轻声教育比严厉教训更奏效!柔和的气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传至远方;目光柔和了,就更容易触动心灵;面庞柔和了,就更能传递温暖;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有时,柔和的教育、亲切的俯身更能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我在班级管理中实践着“轻声教育”:通过道理引导,让学生懂得尊重与信任是相互的,遵守纪律、尊重课堂,老师才能讲出更精彩、更流畅的课,才能为他们想出各种新点子学习课内外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主动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为维护班级环境贡献力量;通过“童”话自律,开展“寻找小乌鸦”侦察行动促进注意力集中,鼓励学生争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的小蜜蜂,号召学生上操时争做站姿挺拔的小松树;利用心电图分析班级纪律,让学生换位思考感受老师的心情……

班里的每一面墙,我都会努力让它变得“会说话”。照片墙在提醒孩子们每天不要忘记微笑;公告栏提醒孩子们每天的课程和时间安排;表扬信农场里,种满了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的近期目标,为了摘下自己写的表扬信,学生们每天都在努力;班级文化贴告诉求实宝贝:“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拥有共同的约定和目标!”;“书香小屋”提醒学生阅读能带我们“放眼看世界”;小组评比栏激励着组员们为了小组荣誉而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大声回答、精彩发言……

寓教于乐,生活即课堂

刚一下课,我看到四位同学飞快地冲出教室,我赶紧拦住他们,并教导他们分别以节目的形式表现刚才的行为。第一位上场的“小演员”一边跳着欢快的骑马舞,一边说:“我们四个一下课,就像脱了缰的野马!”第二位“小演员”摆出射箭的姿势,假装卖力地说:“我们就像离弦的箭!”第三位“小演员”假装发射子弹,嘴里念叨着:“我们就像脱了鞘的子弹!”最后一位同学说:“我们飞速地奔跑在楼道里!”

楼道安全是老师们常抓不懈的,然而,几位在楼道飞奔的学生秒变小演员的场景却是少见。通过这次演出,不仅帮学生复习了比喻的知识,还在有趣的表演中巧妙地让学生认识到了楼道安全的重要性。我以这个故事为例总结了自己对“大语文观”的理解:生活即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留心生活,细心发现,用心引导,活的教材就在身边;抓住生成进行语文教学,营造语文学习氛围;将学生的感悟体验与语言文字建立联系。

在日常教学中,我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和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语文世界中共同学习成长。学习《赠汪伦》时,我将音乐中的手打节拍换成脚踏步打节拍,帮助学生理解踏地而歌,古诗学习变得丰富而有趣!窗外风雨大作,学生难以专心听讲时,我索性和学生分享大自然演奏的《风雨交响曲》,从刮风、下雨的拟声词到四字词语,从蒙蒙细雨到风雨交加再到瓢泼大雨、狂风暴雨,一年级的小豆包竟一口气说出了十几个词语。从“风吹小树,小树鼓掌”“风吹红旗,红旗跳舞”的拟人句,到“好雨知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渭城朝雨浥轻尘”“空山新雨后”的诗词回顾,学生们联想画面、开动脑筋、积极分享,感受着语言文字的魅力。

我还喜欢通过写儿歌的形式传递期望、指导行动,从培养习惯的《扫地歌》《写字歌》《考前歌》《时间国王就是你》,到明确班规班训的《一七心连心》《十全十美歌》,字字饱含着我对学生的爱与期待,更引导着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写作。

用心沟通,信任有“魔力”

我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努力用同学们喜欢的生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们进步;在学校的生活中,我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信任理解他们,认真、用心地陪伴他们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潜力无限的,只是有时会缺少自信和方法。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碰撞,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与肯定,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让学生变得自信。那么,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在点滴相处中用爱化作雨露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用信任化作阳光守护每一个孩子羽翼丰满、展翅飞翔。“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发自内心认可老师,才会认为老师的鼓励有“魔力”。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站稳讲台、树立威信,还要走下讲台、俯身密谈,以童心解童趣,从学生的角度看世界,与学生成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伙伴。

在班级布置、卫生保持、习惯养成、纪律制定、学校各项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我会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陪伴”。我会与学生一起做课间操、跑步,约定每晚跳绳打卡,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陪学生一起经历值周,并结合值周教会孩子礼貌招手问候;暑假,用“为你读诗”录制新学期课文,鼓励学生假期要坚持阅读;待人接物上,我教导学生礼貌用语挂嘴边,接发物品时双手捧、递。让学生觉得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学生们信任我,愿意将自己的小心事写成“悄悄话”告诉我,愿意与我拉钩约定进步小目标,更愿意用行动去实现与老师的约定,取得一次次小进步!

学生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关注点,班主任是学生、家庭、学校间的沟通桥梁。我努力地做好家庭与学校间的沟通交流,将学校的日常要求、各项活动安排等细致传达给家长。我还促进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细心观察、及时交流、用心倾听、掌握情况。通过与家长分享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情况,更为客观科学地协助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鼓励家长信任孩子,共同探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与家长形成合力,将学生在学校养成的习惯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去,达到“5+2〉7”的“魔力”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由人的精神财富外化而来的和谐的交响曲中,最微妙、最温柔的旋律当属人的心灵。”这句话无疑告诉我们一个教育理念:育人先育心,心美人自美。当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满足,他们的心灵是充实而美丽的;当一个班级渗入美育,便会用和谐的音符,谱写出爱的乐章。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喜爱,我将从一而终地带着责任、怀着热情、揣着爱心、携着童心、迎着希望,播撒阳光性格之种,培育强健体格之茎,呵护高尚品格之花,伴随孩子们一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作者为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李盟盟]
标签: 童心   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