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港头镇板桥村:“青石芹”的故乡 蔬菜种植的天堂

汩汩墨河水,流经港头镇板桥村,从上游带来的淤积泥沙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天然的给养,水的灵动也为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带来了致富门道。古老的板桥村,在新颖的规划中嬗变;现在的板桥村,在时尚的设计中启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板桥村乃至整个镇域发展布局绘制出了美好蓝图。

初春时节,港头镇板桥村蔬菜种植基地一片忙碌景象,一栋栋规划整齐的日光式温室大棚分布在各地块中,虽说春寒料峭但在大棚内却温暖如春,芹菜季过后,修整翻耕后的土地又重新种上了水萝卜,大棚内一眼望去是蔓延的绿,一畦畦新种的水萝卜破土而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一茬芹菜一亩地能卖1万块,种的多就能多卖,赚的自然也就多了。种菜就是比种植庄稼强,成本低收入高收益快,大伙儿看到了甜头,也就自然形成了种植习惯。”村民刘为民在棚内一边忙碌一边说。在这片土地上,50多岁的刘为民凭借多年的经验种植芹菜、水萝卜、毛豆,循环往复的种植模式已达二十多年。今年,他家种植的2亩芹菜喜获丰。“种菜有门道”,刘为民滔滔不绝的传授他的种菜经验。

板桥村有近百年蔬菜种植传统,代代相传的蔬菜种植成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首选。老墨河孕育出的“板桥青石芹”知名度享誉周边各省市区。

近年来,板桥村把“三农”问题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产业布局上下功夫,在基础设施配套上求完善,形成了产业特色化、发展规模化、创业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同时,板桥村以村富民强为己任,夯实农业基础,发展高效农业,带领广大干群勤劳致富,做大做强村庄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模式,通过培育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走出了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板桥样板”。

目前,基地芹菜连片种植这项富民产业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种植面积近1100亩。据了解,板桥村成立了新沂市四季旺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为社员提供蔬菜种植、销售及技术指导、交流、同时组织采购成员蔬菜种植所需生产资料,推广新品种实验及新品种研发等。

“今年芹菜销售很好,价格都是在1块钱以上,正常一天可以销售5千斤,旺季更是多达1万多斤。芹菜季过之后,就是种植四季梅、豆角、黄瓜、毛豆角的最佳时节,算起来一年可产出四茬蔬菜,保证了一年四季有菜卖,一年四季有钱赚。”四季旺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刘林勋说。

2012年12月板桥芹菜基地被江苏省农委确定为“江苏省特色产业芹菜生产基地”。2014年结合省农委“三新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创新经营主体,吸引外部资本投入建设田头市场、开发芹菜新品种、扩大芹菜品牌、利用微信、微商等自媒体探索板桥芹菜市场营销新模式,做大做强板桥芹菜产业。

同时板桥村还建有智能育苗棚,兼具育苗、新品种试钟、展示、推广等功能,2015年四季旺合作社建成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系统,对基地蔬菜进行严格监管,并定期把检测数据上传至省农委检测系统,截至目前,基地所有蔬菜均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

眼下春节刚过,修整翻耕之后的日光式温室大棚内,便开始了水萝卜、黄瓜、豆角、瓜类种植,为保证夏季来临前,消费者能够吃上绿色无污染的放心菜做足了准备。板桥村民的蔬菜种植模式不仅种出了村民的热情,还带动了周围几个村子开始种植。据了解,板桥蔬菜芹基地每年可带动本村及周边700多剩余劳动力再就业。

针对板桥芹菜基地的发展模式,镇党委将继续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对已经成熟的“青石芹”产业进行扩面,同时对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提档升级,打通销往大城市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争取让板桥村绿色无污染的蔬菜走上更多大城市人的餐桌上。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港头镇   板桥村   青石   故乡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