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办实事、解民忧 > 正文

张俊伟:精准扶贫“株洲经验”的亮点与启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俊伟

株洲是新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其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装备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株洲还是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交汇的交通枢纽,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综合实力看,株洲在我国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株洲市提前完成脱贫任务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即便如此,审视近年来株洲市“精准扶贫”走过的路,还可以发现株洲经验具有如下亮点:

一是引导观念转变,把脱贫攻坚转化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逐渐形成了一个定势,那就是喜欢和优秀企业、先进典型打交道,习惯于和优秀企业、先进典型打交道;而扶贫工作恰恰相反,是在和落后地区、贫困家庭(及个人)打交道。在党中央就扶贫攻坚做出新的部署之后,株洲市委、市政府把决战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为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积极引导全市干部算好“四本帐”(即“政治账”、“民生账”、“责任账”、“任务账”),从而增强了各级干部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使“脱贫攻坚”这项政治任务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成了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是强化基础管理,依托标准化、规范化实现了高效率。扶贫攻坚动员了全社会力量参与,但相关机构、人员往往缺乏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如何充分发挥上述力量的作用、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便成为现实的挑战。通过强化基础管理、提高扶贫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株洲市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如,通过引入统一的基础管理模板,全面核对基础数据,完善“一户一档”、规范建设“两室两站一点”,夯实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在暗访工作中引入“暗访五步工作法”,通过靶向确定目标、直接入户走访、到村实地核查、跟踪检查乡镇、现场研究整改,建立起了一套标准的暗访流程;在发展“互联网+扶贫”方面建立起了“‘七要素’、‘三不发布’、‘三签字’”的信息发布制度,从而确保了贫困救助信息的真实性,等等。上述标准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的建立,为有效开展扶贫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高了各类结对帮扶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了扶贫工作效果。株洲市率先对患病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救治”:对不可逆转的疾病,尽量减少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对需要长期救治管理的慢性病,主要是搞好疗养;对可一次性治愈的贫困患者,则整合资金和力量,全力救治、努力治愈。类似的,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过程中,株洲市区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有人住与无人住、另有新房和只有土坯房的情况实行分类改造,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供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安全居住问题。株洲市的上述探索既体现了“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又显著提升了扶贫工作效果。

四是依托互联网,构建起了全社会扶贫的大格局。我国民间蕴藏着扶危济困的巨大潜力。株洲市以试点上线“中国社会扶贫网”为契机,积极推动构建由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组成的“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通过注册成立“株洲社会扶贫联盟”,引领社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投身社会扶贫工作。社会力量为“精准扶贫”积极捐款捐物、奉献人力,既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又为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株洲市的上述经验,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启示:

一、 脱贫攻坚重在落实和行动。中央历来重视扶贫工作。在充分肯定既有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许多政策措施落实得并不理想。近年来,株洲市扶贫工作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狠抓落实。通过引入考核“一票否决”制和暗访工作常态化机制,株洲市明显加强了对扶贫工作的督导力度,推动了扶贫工作取得较快的进展。

二、 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前面提到,我国民间蕴藏着扶危济困的巨大潜力。但要把民间潜力激发出来,形成全社会扶贫的大格局,则必须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这方面,株洲市做出了宝贵的探索:一是要改进政府扶贫基础工作,提高精准扶贫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全社会对政府扶贫工作的信心;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信息、渠道、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引导社会公益事业更好地向贫困人口聚焦,使有限的资金、物资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果;三是尊重社会公益团体的意愿,在双向互动、求同存异中实现政府扶贫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共同发展。

三、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由企业“包村定点”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挣钱了,拿出部分盈利反馈社会是理所应当的。但前提是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应尽力避免出现向企业摊派的现象。理想的局面是: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企业把捐赠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方面,不仅是株洲,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经验值得归纳、提炼和推广。

四、 把强化社会保障与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为了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株洲市做了大量的探索:一方面,积极推动实施健康扶贫“分类救治”;另一方面,多方增加投入,在为贫困人口缴纳医疗保险、为其提供大病保险的同时,还通过引导社会慈善资金介入、提供财政补贴等手段,实现了贫困人口免费治疗的目标。株洲市的上述经验也启示我们,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在托底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既是加快“精准扶贫”步伐的有效之举,也预示了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路径,预示了扶贫工作在步入“常态化”后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