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郑小东:社区小工厂 扶贫大产业

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1228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成功召开。以下是陕西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来自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很高兴在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教授汇报平利县社区工厂扶贫工作。下面,我从平利社区工厂扶贫工作的背景现状、主要做法和体会启示三个方面作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平利发展社区工厂的背景和现状

平利位于陕西东南部,是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全县23万人,其中有9.8万人居住在高山深沟危险地带。近年来,我们把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规划建设了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112个,2.9万户8.3万人实现了易地搬迁,平利连续三年成为陕西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

然而,我们在推进移民搬迁工作中发现,搬迁群众的安全住房得到了有效解决,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这些搬迁群众原本靠山吃山,依靠一亩三分地就能基本维持温饱,现在将他们搬下山,远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山林,进入集中安置区,如果没有新的就业途径,他们就可能成为“住在楼房里的贫困户”,如何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保障他们有稳定收入?怎么才能稳得住、能致富?这些问题就成为我们基层党委政府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把“挪穷窝、断穷根、避险情”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步思考、一体谋划,把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起来,探索确定了“依托社区办工厂、办好工厂带就业”的发展思路,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社区工厂79家,吸纳搬迁群众就业5250人,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探索出了一条“就业式精准扶贫”的新路子。2017年,平利社区工厂作为安康市“支部+X+贫困户”扶贫模式之一得到汪洋副总理重要批示,成为国家发改委推荐的脱贫经典案例,相继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扶贫》等权威媒体深度报道。9月19日,平利社区工厂就业扶贫项目代表陕西省参加人社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获得“优秀项目奖”和“最具人气奖”。

二、平利发展社区工厂的主要做法

(一)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好社区。我们按照环境优美星、创业致富星、文化特色星、法治管理星、服务保障星“五星”社区建设的思路,制定了“一城十镇百社区百工厂”的发展规划,先后建成了城关药妇沟、洛河莲花台、长安高原等100多个安全避险、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和谐发展的“五星”社区,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人口的聚集,为兴办社区工厂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瞄准市场,选准一个好产业。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将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作为社区工厂的发展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培育了电子元器厂、精华手套厂、鑫发棉鞋厂等社区工厂,形成了订单加工、贴牌生产、自建品牌等多种模式。这些项目投资小、门槛低,对工作时间、加工场所要求不高,工人上手操作快,管理相对灵活,不仅企业有利润,而且群众有稳定收入。

(三)党政推动,建立一套好机制。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社区工厂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社区工厂发展难题;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筹措3000万元,在房租补贴、融资担保、技能培训、扩大生产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实行领导包厂、部门联厂、干部驻厂,从规划立项、选址建设、登记注册、工人招聘、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为社区工厂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四)优化服务,搭建一组好平台。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成功引进了香港嘉鸿手套、广东泽健电子、昌泰服装加工等龙头企业,吸引了28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办社区工厂。支持龙头企业“将总部设在工业园区、把工厂建在五星社区、把小微车间搬到集中居住点”,如平利嘉鸿手套公司在全县17个农村社区开办分厂,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依托电商孵化基地,培育了10家电商公司,开设了796家网店,为社区工厂搭建了广阔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三、平利发展社区工厂的体会与启示

体会之一:社区工厂为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奠定了一个好产业。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方设法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实践证明,社区工厂就业门槛不高、工资相对稳定,妇女和中老年人都能参与,每个月在家门口上班20天就有2000元以上收入,是最有效、可持续的脱贫模式。

体会之二:社区工厂为新型城镇化打下了一个好基础。“楼上住人,楼下上班”是平利社区工厂的真实写照。发展社区工厂使搬迁群众摆脱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方式,使农民逐渐转变成为产业工人,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进城入镇的积极性,加速了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是农村就地城镇化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路径。

体会之三:社区工厂为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提供了一个好办法。社区工厂让群众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且方便照顾父母子女,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三留守”问题迎刃而解。当前,平利农村人人有事干、村村讲和谐的局面逐步形成,群众的心热起来了、手动起来了、腰包也鼓起来了,社区工厂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会之四:社区工厂为县域经济追赶超越搭建了一个好载体。随着社区工厂的兴起,一大批搬迁群众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手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三产服务业迅速跟进,为实现追赶超越、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社区工厂已经走出了平利,在三秦大地蓬勃发展,成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可复制的就近就地就业扶贫模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连锁的方式,发展社区工厂100家以上,力争实现搬迁安置区“社区工厂”全覆盖,努力打造“社区经济”知名品牌,真正让“农村社区小工厂”成为“就业扶贫大产业”。

平利是中国十佳最美乡村,是秦巴腹地的“天然氧吧”,是“一江清水供北京”的重要水源涵养区。23万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平利人民,真诚期待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到平利检查指导工作!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