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根本的出路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

由“虹吸”转为“辐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副局长邹本雨,十多年来干的是为亦庄招商引资找项目的活儿。现在他兼任河北永清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想的却是怎么把在亦庄的项目送到40公里外的廊坊永清。

企业担忧的,不是土地、不是距离,而是到了永清以后,在亦庄享受的政策优惠还能否延续?劳动力、就医、就学问题怎么解决?

要让合作成果扎下根来,就得从体制机制上突破障碍,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如今,永清园区管委会中,有一半人马来自亦庄,为的就是能让“亦庄模式”在永清整体落地,也让走出去的企业享受到与亦庄无差别的政策优惠。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停留在支援建设、形式化的合作协议,而是要产业生根、开花散叶。同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化水平较低,这是影响协同发展的重要制约。

总书记对顶层设计提出明确要求:“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我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一。次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明确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三地协同由是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顶层设计,给予了三地各自清晰的定位: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北京集中资源把创新的事业做大做强,创新成果到天津、河北实现孵化转化。这一更高层面上的布局,理顺了京津冀发展链条,形成了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北京科技成果加速向津冀辐射,北京产业加速向津冀转移——

曹妃甸一下拿出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招商引资,吸引了北京保利通信北斗二代CAPS系统研发和生产基地、北京城建重工新能源整车生产等项目;

保定无偿提供6.2万平方米的“双子座”建筑,打造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半年就引来39家高新企业入驻。

河北省确定了40个重点承接转移平台和重点园区,作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载体,“大数据走廊”“现代装备制造业走廊”应运而生。

两年来,北京科技企业不断向津冀地区延伸和辐射。仅456家中关村企业就在河北投资超过200亿元。

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制造,产业版图正在重构。

独行快,众行远。两年后,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就亮了出来:北京“瘦身提质”,经济增速6.7%,其中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逾八成;天津“强身聚核”,增速9.0%,全国居前;河北“健身增效”,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增速6.8%。

北京的“虹吸效应”正在消减,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加,“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日渐显现。

打通路共治霾

一个家住河北燕郊却在北京工作的上班族,早上五点就要老人帮忙排队等车。这样的事儿,让总书记时时思之念之。他动情地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如何同产业转移、功能转移相结合,培养一些岗位充裕的副中心城市或中小城市,值得研究。

按照总书记要求,2014年三地优先启动了一批“先手棋”项目,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大气治污和产业升级三大领域率先突破。

当年底,京港澳高速河北段经过改扩建,正式通车;京昆高速涞水至北京段同时通车。至此,北京与河北相连的高速达到9条。

次年7月,京新高速连接线通车;四个月后,北京与河北相连的第11条高速太行山高速全线开工;年底,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张承段开通。

一条条断头路正在消失,通衢大道取而代之。

而不远的将来,还将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唐“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广覆盖、高密度的“城际网”,串联起区域中心城市、重要城镇和主要产业集聚区,将有力带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区域产业转移。

京津冀还联手打响蓝天保卫战,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治理协作机制,启动实施国五排放标准,超额完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任务,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区实现散煤“清零”……与2013年相比,2016年区域PM2.5平均浓度下降约33%。

2015年11月底,三地环保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10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别小看了这个协议,过去由于三地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保指标不统一,经常造成污染项目在三地内部转移。

构建三地“城市群”“生活圈”

比宏观数字更真切的,是人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更多的河北病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上北京专家——

“以前去北京的医院看病,大半夜就得起床排队挂号,有时还挂不上。现在看病都在家门口,北京专家坐诊。”河北承德的一位患者颇为感慨。

进入2017年,河北燕达医院接入北京医保结算系统,探路京津冀医保互联互通:住在河北燕郊的30多万北京参保人,可在燕达医院持社保卡直接结算。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逐渐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解决人们求医、求学的后顾之忧,才能迁得出、落得下、稳得住。三年多来,京津冀132家医疗机构,对27个临床项目检验结果互认,京冀重点医疗合作项目累计派出北京医师1000余人、接诊约7万人次。在北京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人数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更多的河北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以听北京名师的课——

北京实验二小与迁安第六实验小学签约,远在千里之外的迁安学生,可以实时点播北京的课程;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在秦皇岛建校,让当地孩子接受十分专业的音乐、美术和舞蹈教育;北京化工大学投资19亿元,在北戴河建设校区,成为入驻的第一所首都高校……

合作办学、组建集团,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正源源不断向津冀地区辐射。

北京说,我们要以嫁女的心态对待疏解的企业。不仅要送一程,如果他们遇到什么困难,还要帮助他们解决。教育、医疗的输出,不仅服务了河北、天津的发展,也为北京疏解企业保驾护航。

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三地居民享受“城市群”的便利——

在北京工作的莫春鹏是个地道的相声迷,每逢周末,都要约上三两朋友,乘京津城际到天津听相声。晚上乘车回京,一点儿也不耽误。

跟随新发地搬迁到高碑店的杨会东也选择高铁作为交通工具,从北京西站乘坐和谐号,30分钟就可以直达高碑店东。

如今,无论你住在北京、天津,抑或河北,沟通无异,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已经取消三地手机漫游费和长途费。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市民,感受它的魅力。

总书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历史性工程,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

协同发展,久久为功。一个宏伟的城市群,正在中国的北方崛起。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