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与创业创新:未来中国的投资动力
中国经济创新首先表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下的产业升级。长期从事传统服务行业经营管理的汪小菲认为,2017-2018年,很多消费行业呈现明显的升级转型趋势。就他自己的经营领域而言,从餐饮业、酒店行业,到现在推进的线下大健康产业,就是顺应传统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尝试。虽然消费行业的人均产值不如制造业,但在推动消费升级过程中,会给经济结构带来更多的积极变化。
汪小菲(左)和王胜江(论坛组委会 供图)
黄怒波也认为,中国正处于传统经济模型向现代经济模型过渡的转折点。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可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比如,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大量抛售地产。从另一个方面看,这是行业经济在一定时期的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总体来看,地产业正在回归到一个正常的行业,逐渐趋于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正是经济全面向好的一种标志。未来,房地产行业仍然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但将进一步向健康理性的结构发展。
王胜江指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将体现在从买卖为主,转向以租赁为主流方向。注重运营将成为房地产升级的重要特征,越来越多的企业产生运营服务需求。另外,旅游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将逐步与地产业结合,形成“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
罗杰斯表示,随着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旅游、教育等行业以及中国特色小镇、新农村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都将为中外投资者开辟广阔天地。
产业转型升级也反映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份额变化上。张建军说,从他进入投资领域开始,二十多年来的中国资本市场一直以制造业为核心。但是从2013年开始,转型升级后的新经济、新服务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中国年轻人的创造性智慧,也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兼任北大企业家俱乐部创业营理事长的黄怒波说,创业营今年有70个招生名额,而目前全国报名人数已超过1500人,他被中国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深深触动,“这让我意识到中国真的在大变,这么多年轻人带着对未来的坚定向往和期待。这种创造性,就是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所在。”
为创新小企业提供孵化空间的王胜江更有感触。他发现,从2015至2017年,短短三年间,中国创业者思维发生明显变化。“2015年,中国的创业者拿着几张纸、几个概念,说‘你投我吧’,那个时候满天飞的都是概念;2016年,他们会拿出一个好的产品、好的团队出现在你面前;2017年,如果没有现金流和一两年以上的经验,创业者是不好意思去找投资人的。我觉得这就是中国创业者不断进步的表现,我非常看好创始人的这种努力,以及中国的创业土壤。”
健康、知识与文化:资本之外的人生投资
“投资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每个人都要学点投资”,张建军说,“其实无论何种形式的投资,说到底,投资的是自己的人生。广义的投资,除了经济投资以外,也包括投资健康、投资知识、投资幸福。”
董伟说,要想跟罗杰斯先生一起投资好中国,首先要投资好自己。罗杰斯先生喜欢健身,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只有先投资好健康,才会投资好财富。
罗杰斯投资中国,也表现在对中国文化的智慧投资上。出于“中国是世界未来”的判断,罗杰斯要求两个女儿从小学习中文。为了给女儿创造语言环境,罗杰斯甚至举家迁移亚洲。论坛现场,他播放了两个女儿背诵唐诗的视频,标准的中文发音、流畅的诗歌背诵惊艳四座。投资优秀民族文化,成为罗杰斯投资哲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罗杰斯为读者签名(论坛组委会 供图)
经济学理论的创新、经济类书籍的出版,也可视为一种知识性投资,并且属于长效投资。高培勇认为,要讲好中国经济的故事,除了实践层面外,需要更多的理论阐释与归纳。在西方经济理论之外,要开辟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道路,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理论贡献。(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 荣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