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陆士嘉:“事理看破胆气壮”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学人小传】

陆士嘉(1911—1986),原名陆秀珍,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亚裔女博士。192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担任清华大学航空系教授,1952年担任北京航空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发起、主持了在福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届边界层和黏性流体力学会议。

陆士嘉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倡导旋涡、分离流和湍流结构的研究。她是北京航空学院(现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者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陆士嘉是北航第一任空气动力学教研室主任,也是建立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大家】

陆士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她在流体力学和航空教育等领域辛勤耕耘,兢兢业业,几十年如日,鞠躬尽瘁。她的言行和情操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永远学习的楷模。

为了传承和发扬陆士嘉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决定将学校流体力学实验室冠名为陆士嘉实验室,并于2017年3月18日先生诞辰106周年纪念日当天举行了冠名仪式。

陆士嘉(左二)与本文作者朱自强(左一)在一起。资料图片

陆士嘉(左二)与本文作者朱自强(左一)在一起。资料图片

陆士嘉是中国流体力学界的老前辈,1962年,她参与了我国第二个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推动了中国流体力学学科的发展。她密切关注国际上学科的发展,一贯以战略眼光关心并支持新兴流体力学分支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配合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她积极从事黏性流体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组织工作,为我国和北航尽快熟悉并开展这些国际上正迅速发展的分支学科起到了引领作用。她亲自开设了黏性流体力学课程,带领年轻教师共同写出中国最早的上述学科分支的讲义或著作。

1959年,北航引进了我国第一台真空管的103型电子计算机,陆士嘉十分关心计算机的调试,每个月都会去该实验室,表示要将空气动力学的计算与计算机的应用结合起来。1962年,她积极主张和筹建北航空气动力学研究室,并亲任研究室主任。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她又积极关心生物流体力学的发展,考虑到水洞实验对研究湍流和减阻的重要作用,她支持和帮助北航教师建成了北航第一个水槽。该教师随后利用这一水槽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1982年,陆士嘉发起并主持了在福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届边界层和黏性流体力学会议,两年后,又亲自参加第二次会议,会议中正式确定改名为分离流和旋涡运动系列会议,并建议委托卞荫贵和张涵信共同负责此项学术活动,此系列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延续至今。

陆士嘉提倡,科学研究要更多考虑是否对国家有用、对流体力学的发展有用,研究课题必须源于国家武器发展的需求。1965年初,时任北航第一研究室主任的她决定在研究室中建立一个高超声速研究小组,并明确指出其研究方向和课题不能从文献中去找,而必须结合实际任务,即课题必须源于型号设计的需求。

为此,陆士嘉派我和另一位年轻教师一起去航天领域某设计所参加实际型号工作半年多,周六所内的技术研讨会她也亲自参加。通过这次锻炼,我领会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一定要为国家所需,要能有所应用。这个认识使我受益匪浅,指导了我后来几十年所从事的计算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应用的研究工作。

陆士嘉思考和研究的常是流体力学前沿有待探索的问题,有人曾劝她不要做这种不易见效的探索,她回答说:“我深知这类问题在短时期是见不到成果的,甚至可能下一代也难见到。但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探索,不然就徒有虚名。我总希望我国有所突破,并不是说我搞什么研究一定要突破。我愿意成为探索的一名小卒,一个铺路石子,为后面的人做点探索工作。”她这种对科学探索的精神深深教育了周围的年轻教师。

陆士嘉继承导师普朗特教授的学风,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她曾对学生说:“实验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仅限于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解释,要从这些现象看到它的物理本质,提出一个物理模型,从物理模型归纳整理出数学模型,再结合边界条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才算真正了解掌握了本质,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在世界上才有发言权。”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