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
政府出了一个这么低的价钱,对于企业来说,那到底是参不参与竞争呢,如果竞争的话对自己的好处又在哪呢这种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改变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因为在我们的想象当中,企业如果想加入到一个市场行为中,应当是有利可图的,可是这明显起价很低我们来看看这个上海的反映。据上海规土局网站土地出让信息显示,这两幅地块的申请表领取数分别是14家、20家,应当说这个数字显示市场的反映还是积极和热烈的,为什么会这样,那么我们来继续连线叶主任。
资料图:商品房在建中。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董倩:
叶主任您看面对这种应该说,并没有多少钱好赚的这样一种情况,为什么企业房地产企业,还是会相对比较激烈的去竞争?
叶剑平:
房地产市场呢实际上就分两个了,一个是出售一个是出租,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是出售型的房地产为主的,那么出租型的相对短缺,那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开展呢,实际上企业拿地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好多的企业也转向了持有物业的这样的管理,所以这是一个市场的行为,通过刚才的介绍,他在二三十年就可以回收成本,那么这样呢就企业呢还是愿意做的,他通过原来开发,就变成物业持有和管理,这样的一个过程的转换,实际上企业也在转型,所以总的来说,通过市场的测算呢,来确定这个地价以及企业呢,通过物业的管理来收得的回报,从市场来说还是能够平衡的,所以好多企业就有兴趣的。
董倩:
其实叶教授还有一个问题,你比如说这个最后虽然说有这么多的企业竞争,但是最后还是花落两家国企,而且这两家国企都是和相关地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有的有一家大型的上市房企的负责人他就这么表述的,他说设置一定的门槛将其他的房企拒之门外,一方面可以避免竞买者过多,造成一个哄抬物价,成交价过高的这么一个情况,另外一方面,首幅的租赁地块它具有一个示范和标杆的意义,由国有平台进行操盘的话,更能实现对租赁住房的政策意图,这是这家房产公司的负责人分析的,您怎么分析这两家国企的中标?
叶剑平:
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目的是很明确的要租赁,然后租金是什么样的界定,然后住房的标准也是固定的,那就找一家更放心的企业来住更有示范作用了。
董倩:
您说这对于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这是不是一个怎么说,可以用拐点吗,也就是说意味着可能未来就要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只租不售的这样的地块的一种情况呢?
叶剑平:
我想这也是一个市场的转变吧,刚才说了就是土地越来越少了,所以有一些地产商选择开发出售,有些地产商选择开发后的持有租赁,那么这也是市场的慢慢的发展后,进入的一个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的供应,片子一开始比如说包括租房的房客,还拥有一个学区等等,就同买房一样的权利的话,那么慢慢的在大城市的租和售,都是解决住房的一种方式,不要用行政性的其他的一些门槛,比如说一定要拥有住房才拥有学区拥有别的,那么这样呢以后就是住房就可以选择了,是租还是买,那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作为唯一的一个决定。
董倩:
好,谢谢待会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这两个地块一出来,媒体关注房地产企业关注,各方面都关注,但是最关注的是老百姓,因为大家最关心这样的房子出来谁能住。
解说:
1897套租赁住房,给谁住?对于未来的租赁对象,嘉定和张江两个地块都目标明确,那就是引进的人才。以张江为例,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成绩卓然但也饱受诟病,曾经以外向型吸纳招商引资为要务,忽视了社区感、舒适度等人本因素,导致了白天拥堵,晚上空城。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维刚:
张江正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目前看已经集起了相当重要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创业的人才,这些创新创业人才他们居住问题是摆在面前更大的课题了。
解说:
业人员达到36万,博士以上的高端人才7000人左右,虽然目前已经建成5000多套人才公寓,但面对巨大的租房需求,要留住人才,首先要解决住房问题,已经摆在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面前。
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 维刚:
们推出只租不售的人才公寓,第一期是50万方,第一次开工的现在拍出去是13万方,所以后面还要陆陆续续加以推进,这个还是比较长的过程。、么根据时间估计的话到明年9月份左右,第一批就是13万方可以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