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比较研究 > 正文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巴西与韩国比较研究(4)

(二)“出口-增长”内生化传导机制对比

在经济机制运行顺畅的国家中,“出口—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经济增长”这一传导会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内生化,转为消费动力,促进经济及相关部门的发展。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或偏重贫困人口时,社会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有助于此种“外需-内需”的传导。

巴西和韩国在起步阶段都存在两极化的收入分配结构,但社会政策的差异使得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改变“先增长后分配”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分配秩序、促进教育均衡、支持农业发展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这使其基尼系数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在全球性危机年份有所反弹),始终低于0.4的警戒线,处于比较平均和比较合理的区间内。这使其在外向化发展模式下,出口与非出口部门、高收入与低收入部门之间保持着流动性,促使出口产生的收入带动作用能够较为顺畅地传导,促进经济增长。

巴西在殖民经济下就具有典型的两极化收入分配结构,初级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权势阶层对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集中整合,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20世纪90年代,在巴西大体完成发展模式转型后,其分配差距持续扩大,[2]直至2003年后,情况才略有好转,但目前其基尼系数仍超出0.5。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巴西是拉美城市收入级差(即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之间的差距)最大的国家,收入最高和最低20%的人口的所得差异超过20倍。[3]在这种收入分配格局下,社会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出口带来的收入增长对内需的刺激效果有限,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制约作用,不利于提高经济的抗外部风险能力。

(三)“出口-减贫”传导机制对比

在外向型经济模式下,贫困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购买力相对有限,无力形成有效内需,抑制了国内市场的发育,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需求规模,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大规模贫困人口对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使得社会平衡相对脆弱,难以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出口—经济数量增长……经济质量改进—出口升级”出现断链,无法实现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对比巴西和韩国,能够看到两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同样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轨迹。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陆续建立生活保护制度、有功人员保护制度、灾害救护制度等三大公共救助制度和儿童、老人、残疾人、妇女、流浪者等五大社会福利体系,覆盖了大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并且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向弱势群体提供保障。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韩国的社会福利和外向型的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较好互动。

巴西相对集中的贸易结构下,出口创造的就业机会与福利改善仅局限于相关行业和地区,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情况。尽管从90年代中期开始,巴西政府推出一系列旨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政策,削减贫困是这些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过,由于经济增长的波动,90年代后的历次全球性或地区性经济危机都通过作用于经济总量,对巴西的减贫效果形成冲击,使其减贫绩效不稳定,增长与发展有所“脱钩”。

上述分析表明,在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下,韩国辅之以配套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补充了市场机制,而巴西现有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抑制了外需的溢出效应。在巴西模式下,外需在“挤出”内需资源配置的同时,无法通过顺畅的传导机制刺激内需的相应扩大。由此,出口对巴西经济增长的带动有限,内需和外需之间的传导断裂更是影响了其经济增长,这构成其80年代以来长期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