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调查报告:公众对西方社会治理的认知与评价(4)

回应公众所关切的民生问题,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未来社会治理的重要关注方向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避免出现前述一些西方国家的治理问题,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在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上继续探索。调查发现,民生改善(51.85%)、文化建设(49.98%)、公共安全(45.79%)、就业创业(44.82%)、公共服务(39.30%)等都是未来需要治理创新的重要领域。而问及如何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避免出现前述一些西方国家的问题时,受访者普遍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重点:

图像 6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众获得感,有60.93%的受访者做出此选择。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解决公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难题,解决百姓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让百姓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百姓福祉,切实有效地提升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建设成人民生活殷实、精神文化充实的全面小康社会。

回应公众现实需求,继续推进改革,有59.01%的受访者做出此选择。百姓所盼正是改革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只有关注、回应人民关切的现实问题,改革才有号召力、才更具有现实意义。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更好地享受改革成果,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积极整合、调动社会因素,实现共治共享,有55.96%的受访者做出此选择。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一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优势,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也是我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作为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社会共治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慈善事业、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都大有作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社会共治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新思路,通过新型技术手段进行的对话、合作能有效地提升多方共同利益,像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兴共享经济模式都是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实现商业利益、更有利于解决空气治理、交通治理等社会难题的社会积极因素,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提升了治理水平与治理效率。

加强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研判工作,有44.60%的受访者做出此选择。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民众的精神信仰与社会治理有着密切关系。做不好意识形态研判工作、没有及时掌握社会思潮动态,就有可能遇到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黑天鹅”事件,甚至会导致社会秩序紊乱和社会动荡。因此,实现善治绝对不能忽视意识形态工作,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平,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有39.14%的受访者做出此选择。很多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认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目标,在人们心中是一致的,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与氛围。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都出现了十分可喜的变化,然而当前教育不公问题依然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依然相对较大,在社会建设层面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的城乡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在广大城乡地区真正得以实现。

此外,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3.16%)、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各自应有作用(27.01%)、着眼于长期向好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14.90%)都是推进社会治理更好发展的重要方向。

图像 7

过去,在西方国家看来,西方的治理方式是衡量他者发展及其国际接受度的标准尺度,而西式民主则被认为是检验一国文明与否的唯一试金石。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认为,西方在全球占据的压倒性局面逐渐消散,西方的治理方式想要继续葆有它的权威和影响力已经变得不太可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也从最初认同“历史终结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转变为现在开始反思西方社会的困境。在其2015年的新作《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中,福山指出,西方社会当前存在的不安并非来自不同体制的挑战,而在于政治衰退等自身失误,明确提出民主并非万灵药,而强有力的政府对于社会的成功才是必不可少的。西方学者对西方治理的反思从未停止,在观察之余,我们也应在社会治理中引以为鉴,避免步入西方社会治理走过的弯路,并及时梳理、总结出社会治理的方向,探索出实现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董惠敏,问卷设计:人民智库研究员 潘竞男】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调查报告   认知   公众   评价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