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保费白交了吗
兰金祥获得了价格保险的赔付,而张红霞只能按市场价格卖玉米。对于农民来说,价格保险到底划不划算,值不值得买呢?
“要有的话,当然得上啊。今年没上这个价格险,明年要是有的话一定要上。”说这话的是赵光农场种大豆的老张。和兰金祥不同,对于刚出现的价格保险,他当时是想等等看,结果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兰金祥拿到保险公司的赔付,这让他很是羡慕。
那么,如果农产品的价格高于保险价格,农民的保费是不是就白交了呢?
对此,华泰期货总裁助理温俊杰认为,有的品种,比如玉米可能今年还没有直接体现出效果,但是它所产生的价格锁定和以后的作用是一直存在的。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农民的金融意识还比较薄弱,如果脱离了国家的托底政策,随着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就必须要利用金融手段在市场上寻求抵抗风险的方法。未来,金融手段将调动农民积极性,对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改革产生更加积极影响。
唐启军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加,但是对一些农产品而言,丰产的背后,市场价格风险却在加大,一旦农产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我国农业稳产都将面临挑战。在这一情况下,“期货+保险”模式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对于扭转农业困局发挥着巨大作用。
农民的保费到底高不高
保险作为抵御市场风险的一种手段,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对于农民来说,有哪些保险能覆盖到他们?保费水平高不高呢?
据了解,全球最大的大豆玉米生产国——美国就是通过保险实现对美国种植业主的补贴。美国农作物保险主要是“收入保险”,每年政府对种植业主的补贴高达100亿美元,其中投保保费的67%由联邦政府直接补贴,从而降低了农民的投保压力,提高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东北,投保的费用大概在每亩40块钱左右,由于有各类补贴,农民每亩只要投入8块钱就够了。
华泰期货衍生品业务负责人程鹏介绍,保险价格产生的依据主要来自于他们对过去历年的价格的考量,同时参考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的各种成本费用。经过综合测算,最终确定科尔沁左翼后旗玉米“保险+期货”保险价格为七毛五一斤,参考的价格是大连商品交易所十二月份玉米期货合约的整个月的平均价格。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在试点一年后,跟国际相比,保费还是贵了一些。
对此温俊杰认为,因为我国期货市场还属于相对初级阶段,确实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目前还达不到最理想的运用状态,对于风险无法有效全面覆盖。那么,在风险偏高的情况下,必然会带来较高的成本。因此,农民的保费和境外比起来,自然也要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