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天性而为之”的育人理念 书写运达朝阳之华美诗篇
2016年11月上旬,“北京市初中化学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活动”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举办。学校初中化学老师向参加活动的教师和专家呈现了《水的净化》和《水的组成》两节精彩的研究课。这两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遵循初中生认知特点,采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双手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求教育规律之真,其根本是求学生成长规律之真与个性发展所需并顺其天性而为之。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不管是校领导还是教师,他们懂得教育即生长,教育面向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必须尊重学生而为之,关注人的发展和成长,关注人的未来,让生命的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便是遵循这样的育人理念,书写运达朝阳的华美诗篇。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顺其天性而为之的集中体现。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在尊重学生个性和成长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创设了科学完备、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目前,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和特长课程四种类型。基础课程是由国家必修和国家选修课程构成,奠基学生发展的知识基础。拓展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和特长课程则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出发,为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机会。《英文电影视听说》《动画世界的动物们》《古今数学思维》《物理拓展课程》《DI创新思维》《生活中的生物学》《历史剧中的真与假》《软笔书法》《中国结》《剪纸与数学》《古诗词赏析》……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们驾一叶扁舟,尽情徜徉于此,体验天地之美妙,采撷智慧之灵光。从浅探到深究,由兴趣到特长,学生的人文理想、科技梦想、艺术梦想在宽广的课程天地间、在广袤的朝阳星空中展开了腾飞的翅膀。
多元课程与学生成长规律相遇,课程彰显出无尽的生命力,学生生发出成长的动力。当学科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在课堂中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您看,数学课堂中,学生在自选的“吃不完的巧克力”“汽车的选购”“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研究”等小课题研究中深入理解到了数学的真善美。再看,初一年级《人生当自强》课堂、初二年级《责任与我》课堂、高一年级《市场的规则与秩序》课堂、高二年级《传统文化的继承》课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感悟与所得。还看,高中校本选修《元大都护城河资源再利用》的课堂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一是帮助学生建构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二是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科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相遇,使得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思考与表达、释放天性的成长天地。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学校以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课程理念,把课堂教学引向学科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生命成长融于亲身体验与切己体察当中。比如,走进皇家园林颐和园,领略古代园林风采,感受祖国历史文化;赴明十三陵,感悟沧桑岁月,解读历史风云……途中遇到的每一株花草每一处风景都丰富着学生的生命与情感。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学生的成长需求、认知特点是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发挥育人价值、课堂高效而富有活力的前提条件,更是学校扎根朝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短短的五年中,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京城课改创新领军中学”“朝阳区普通中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朝阳区普通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朝阳区科技示范校”“朝阳区美术特色校”等荣誉称号,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人以对教育教学的深刻认识和扎实的育人实践书写了运达朝阳的华美诗篇,成为朝阳区名校办分校的成功典型。
学校学生代表中国学生赴俄罗斯参加国际艺术体操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