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时事洞察 > 正文

如何看待和破解“新东北现象”

一段时间以来,“新东北现象”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所谓新东北现象,就是在当前全国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受“三期”叠加影响,传统产业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机制遗留问题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能源、钢铁和传统装备制造业因外需不足、投资拉动减弱而遭受严重冲击,造成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这一转型过程中特有和必有的“成长的烦恼”,被舆论称为“新东北现象”。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指出,到2030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10多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强,重大装备研制走在全国前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有了明显改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是正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前景是广阔的。为此,我们对东北振兴前景要树立信心,但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应正视解决。

从表面看,产生“新东北现象”主要是外部需求不足、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实质上是10年振兴没有解决、并且进一步加剧的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政府行为不规范。

——经济结构不合理。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企业曾占到经济总量的2/3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在国有企业中,央企比重很大。长春一汽的年产值曾占吉林省GDP的1/4。东北三省的民营经济比较薄弱,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在“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东北三省只有14家入围,吉林省仅有1家入围,而浙江省则有139家入围。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大都集中在为国企配套领域,形成了经营上的依附关系。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后,政府投资大量国企,进行所谓“战略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扭曲了所有制结构。大型国企“一柱擎天”,民营企业萎靡不振,从根本上制约了市场主体的优化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从产业结构看,东北三省一直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第二产业偏大,占GDP的比重达到50%,第三产业发育不良。很多项目大都是造船、钢铁、石化、汽车、水泥、装备之类的传统产业和低档制造业,加剧了第二产业的单一化和畸形化,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产能严重过剩。东北三省仅水泥生产能力就达1.2亿吨,过剩产能达45%。经济结构失衡,使“三期叠加”和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空前加大。

——体制机制不健全。东北三省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极深,虽然进行了多年改革,但计划经济酿成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国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极不规范。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既当老板(出资人)又当婆婆(监管者),无法做到“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难以成为国有资产人格化代表,常常是该管的管不住,不该管的干预太多。一些国企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在某些方面流于形式。虽然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但常常是形式大于内容,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业主要领导身份与政府官员身份不分,用人上的“铁交椅”、分配上的“大锅饭”仍然存在,企业发展缺乏动力与活力。由于资产人格化代表缺位,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在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上,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打破行政壁垒、垄断壁垒,尚未消除所有制歧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尚未发挥决定性作用。

——政府行为不规范。一是崇拜GDP,盲目上项目,把经济增速当成施政主要目标。一些地方只顾投资不顾还债,只顾速度不顾效益,项目投产之日,便是亏损之时,使国家的宝贵资金变成“沉没成本”,也使政府背上巨额债务。二是简政放权难,部门权力利益化。一些地方政府揽权太多,管的太死,层层设卡,效率低下。被称为“审批门”的锦州一家养老院拆迁另建,在政府部门的层层审批中,竟然盖了133个公章,尚未办完相关手续,足见政府权力的“任性”和效率的低下。三是政府职能错位。一些地方政府在服务上不到位、在行使权力上不规范,用有形的权力之手排斥和取代市场“看不见的手”。不少地方领导热衷于组团招商,层层下指标提速,纷纷出台不切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命令下级执行,强迫企业就范。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新东北现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