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迟福林:经济转型“最后窗口期”我们该做什么(2)

■经济转型的新结构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习近平: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2015年11月3日)

迟福林指出,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注意!是基本形成,还面临着许多结构性问题。”迟福林表示。

针对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大力发展旅游业。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服务业比重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以上,比发展中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现代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更加贴近居民消费需求。

“十三五”形成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目标,要起码满足:服务业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5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实现倍增,占GDP比重从15%提高到30%。

“十三五”以服务业主导引领经济新常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7%左右增长的新常态;

——形成新增就业不断扩大的新常态;

——形成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新常态;

——形成利益结构优化的新常态:服务业就业比例达到50%,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达到35%~40%;

——形成绿色发展的新常态:服务业占比55%,能源消耗量下降14%,SO 2减排18%左右。

对于人口城镇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在2020年要达到人口城镇化率45%-50%,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那么现在就要有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关于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于消费需求也指定了方向,即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这种变化表现在: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模式趋势性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拉动消费;消费个性化、多样化推动服务型经济加快发展。

“十三五”消费总量有望实现倍增。预计消费年均增长10%左右;预计消费总规模有可能从2014 年的32.8万亿元扩大到2020年的50万亿元左右;预计最终消费率将由2014年的51.2%提高至60%左右,居民消费率将由2014年的37.7%提高至42%左右。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未来给出的方向是,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经济转型   十三五   新常态   五中全会   迟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