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新丝绸之路:近30亿人口的经济圈,如何共同发展(3)

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与亚欧国家的贸易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国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可以预计中国与亚欧国家未来贸易与投资合作规模将继续扩大,领域也将继续伸展,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合理的规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货币流通。金融在现代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全球经济联动性加大、美国币值不稳定、各国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加强相关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在本币结算方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做法有必要加以推广。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习近平主席9月9日在塔什干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举行会议时提议进一步扩大双边本币结算。这些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有利于双边以及多边贸易的有序发展,降低交易成本,规避因美元币值的剧烈波动所产生的汇率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扩大人民币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加强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之亲。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目前,我国人民对于中亚五国知之甚少,对其传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国家发展等方面没有充分了解。为了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民心相通,我国可在本国地区范围内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中亚地区的介绍和宣传,推广中亚地区宝贵的旅游资源,与此同时,也要增加我国对中亚五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中亚地区的人民来中国发展和旅游,共同促进双边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

由于地缘因素,中亚五国均为无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我国新疆陆地接壤。随着苏联解体,我国与中亚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逐渐加深,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从中亚国家扩大对外交往和中国西部大开发、向西开放、拓展中亚市场的现实以及长远需要来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中亚五国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多领域合作促进产业升级。目前,中国和中亚国家在能源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中亚所在的里海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产地,油气资源开发也是中亚经济的最大支柱。中国则是中亚油气资源最稳定、最可靠的长期客户。2012年,中国全年天然气使用量是1270亿立方米,其中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供应达到了250亿立方米,占据中国天然气全年使用量的18%。目前,中国和中亚的输气管线已经有两条正在运营,连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第三条输气管线2013年年内竣工,2014年年初将投入运营。中国与中亚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关系对于双方的能源战略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亚地区产业结构较单一,原材料工业发展较快,而加工工业严重滞后,存在重工业严重依赖出口、轻工业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而中国具有较为齐全的产业结构体系,在电子、轻工、纺织服装、日用品工业、家电、信息产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这使得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