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 正文

治理转型中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实体经济面临较为棘手的发展困境,另一方面,以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为突出代表的虚拟经济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发展态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引发了社会有关方面的系列疑问——虚拟经济究竟是创造真实的财富,还是掠夺现存的财富?如何让虚拟经济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国家治理体系是关键。以下从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市场作为切入点予以讨论。

经济虚拟化进程中的中国资本市场及其财富效应

从狭义来看,虚拟经济就是指与虚拟资本有关、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循环运动。也就是,熟称的以钱生钱的活动,它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又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历了从单纯的实体经济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混合发展的转变,经济的虚拟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崛起。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当时只有8支股票,不足7000万流通股总额。时至今日,仅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就已达1085支,总流通市值超过31万亿。

毫无疑问,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离不开一个强劲的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大、更好、更充分的发挥,中国如能经营好资本市场这个平台,那么资本市场也将比过去一二十年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作为对逐渐消退的规模性人口红利的补充,中国的资本红利大幕正悄然展开。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庇古效应”,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庇古在1930年代提出的,主要描述了消费与金融资产、物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即,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其它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当一国物价水平下降时),将会引致人们的财富增加,消费支出也随即增加,这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品的生产和刺激就业,使经济实现增长,进入新的均衡。许多研究表明,1990年代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股市与其居民消费之间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其财富效应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随着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行和股市的复兴, 中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才开始有所体现,2006到2007年的那一轮牛市也造就了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出现的两大高位增长点。特别是经济增长最高位的2007年,当年股市总市值与GDP比率也创16年最高,达127%。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的新常态之下,更需借重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

然而,归根结底,资本市场的本源还是应回归到优化资源配置、产权约束与重组等功能上来,财富效应只是一个副产品。中国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与完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为资金流到哪里,其他生产要素就跟着往哪里集聚,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资本流向生产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实体经济行业领域,使其经济效益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并借助产业链的联动效应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经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资本市场的完善,将是中国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金融行业国有化的抑制,这种抑制却催生了庞大的民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近年来,由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迅速崛起,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虚拟经济的外延,对传统金融业态也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尽管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手段,但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重要优点,就是让现实市场和斯密、哈耶克、德布鲁及科斯等人所描述的理想状态下的市场前所未有地越来越接近了,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效率。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这三个要素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它与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战略方向是一致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效应   财富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