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专题研究 > 正文

基于全球创新链的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欧盟提出“再工业化”以重振经济,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回归工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就其实质来看,发达国家提出的这些战略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广的“两化融合”战略大同小异。某种程度上说,新一轮工业革命或许对于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可能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就全球产业链来看,尽管“中国制造”铺天盖地,但其大多仍处于“微笑曲线”中间区域的生产与制造环节,即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只能获取少得可怜的利润。在全球价值链中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依然任重道远。

产业融合是全球产业优化升级的基本趋势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结构面临大调整与再平衡,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产业新布局和分工新体系逐步形成。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力量,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发展先进制造业。这并非是传统制造业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推动服务业向更高端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对于中国而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低要素成本、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成本为代价这一点不可否认。然而,行至今日,中国依赖发达国家市场获取比较利益的空间正被不断压缩,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增强内生动力和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国已经稳步进入增长速度变缓、发展动力转换、经济结构优化的新常态。而全球产业结构的转移也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新机遇,由于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国内市场更是产业竞争的长期优势。这也使得中国的产业发展能够做大做强新能源、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从而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进而以技术领先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为此,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和 “互联网+”行动计划,助推产业融合,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产业链分工是国际分工合作的新形式

主流的国际分工理论将国际分工定义为国民经济内部的劳动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跨越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继续。在全球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国际分工一方面体现为国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及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另一方面表现为由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与演变。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产业链分工已经成为国际分工合作的新形式。从产业链分工来看,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可分为诸多不同环节,即从总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产品设计、原料采购、零部件生产、装配、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选择在全球不同的地区进行。产业链分工包括了从生产环节角度界定的产品内分工,即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术含量进行的分工。“微笑曲线”将一条产业链划分为三个区间,即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其中,生产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上的低利润环节。在价值链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企业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专心于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并据此找到自己的位置以获取市场份额和分工利益。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与设计、营销与服务的产业链高端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厂商则被挤压在低利润区的生产与制造环节。因而,后者总是不断地追求能够走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两端。价值链上不同利益分享的差异使国际分工合作同时存在着竞争与矛盾。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新动力   中国   产业发展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