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基础探析

【摘要】在当今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的社会现实中,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主导和引领,首先就要赢得社会共同认可。只有真正赢得社会大众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的、有效的、不竭的力量源泉。因此,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基础,有助于为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正确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认可 基础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但在当今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并存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何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呢?根本和关键就是使其先赢得大众认同,使每个社会成员在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自觉地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与成功标志。

根本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有的理论特色

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其特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时代性,是社会大众认可的根本基础。

科学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品质,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又广泛吸取已有的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高度契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精髓,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党和全体中国人民所尽力追求的根本的理想目标: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实现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引领、整合社会意识,科学地规范、理顺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创新国家治理能力。这就抓住了我党执政规律的本源,从根本上把握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执政目标、如何执政等根本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大转折时期提出的,此时,我国综合国力虽然已经举世瞩目,但“软实力”却不尽人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得知,一个国家的真正发展,除了体现在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意识、观念的创新上,尤其是提出、倡导核心价值观。“只有具有了真正倡导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和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创造出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制度,才能实现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和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站在长远历史和广泛世界的高度,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从国家、社会、公民,即从整体到个体应该固守的共同价值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清晰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需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进而深化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心内容就是以人民利益为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的要求和意志的高度,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而必须的国家保障和目标;在社会层面则“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要理顺和规范的是社会秩序,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所必须的社会要求和前提条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是对公民个人提出的价值准则,倡导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道德和法律规制,这也是促进人民全面发展而必须的个体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总之,这三个层面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目标,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为人民所接受、认可。

富有时代性,突出针对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强烈的时代呼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原动力。正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我们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为大众认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现实依据,但与此同时,我国整体社会生态也不尽如人意。我们不得不吞咽着环境恶化的苦果;承受着信仰危机、作风腐败、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伤痛;感受着公平、公正、体制,机制的不满;强烈期待着主流价值、共同信仰、道德良知、公平、公正的重新确立和构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铿锵有力、实实在在的24个字的提出恰恰适应了时代要求,体现了党在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方式上的时代思维,反映了党为应对时代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变化而对执政理念、执政目标和政策制度做出的重大调整与变化,为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精神、制度规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②因此,习近平提出的这种真正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精神诉求,必然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

源泉基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升华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了民族的根与魂,凝聚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性以及普遍的历史文化心理,反映了我国社会大众特有的心理特点、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由此它必然会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认可的不竭的精神之源。

具有高度渗透性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经典文献的有形形式;也有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等无形形式;更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伦理规范、风尚习俗,这些有形、无形的典籍、理念和规范风俗等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意识以及相似的行为规范,并且逐渐地演化成相似的文化心理,不仅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和家道伦常之中,更是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③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毫无选择的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这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内在的渗透,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外在的直接灌输。恰恰由于传统文化这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由此而形成的传统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深深地潜藏于人们的灵魂深处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逐渐的沉淀成为了影响更深远和持久的具有更明显并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每一个中国人也就自觉的、发自内心的、持之以恒的传承下去。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所在。

首先它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际追求的就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即国家兴盛、人民幸福、文明和谐的社会状态。注重民生,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提法不谋而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尚书·五子之歌》明确记载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让国家和谐、稳定,首先必须先让它的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因为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还有就是众所周知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名句,也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要清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首先要尊重自然,做到与自然相统一;同时还告诉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求同存异”,做到人和人之间自由和平等,这些升华成了我国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其次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它体现了人民希望所生存的社会拥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规范,这种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尤其突出,比如孔子所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是要给他人自由的权力;还有就是“泛爱众而亲仁”,“君子学道则爱人”等,这里所说的“爱人”就是泛指人们要以爱心、善心、平等心去和他人交往;这些思想的升华也就是成为我国社会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最后是对公民个人作出的行为规范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公民作出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一层面尤其突出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说是做人重于做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道德型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及其重要地位的内容就是看重人的道德品性、思想观念和精神情操。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激励了我国一代又一代人;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基本行为规范,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儒家经典中提到,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论语》中确切地讲到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以及人人共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思想和理念集聚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确立国民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凝聚力。          

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产生于、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据。以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经过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的艰难历程,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巨大工程,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逐步认同、实践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逐步实现着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逐步完善着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和谐、幸福等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在此伟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逐步的孕育和成熟了,作为来源于改革开放又形成于、成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能不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认可呢!

在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完善,正在逐步地走向成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条具有高度中国特色的“四化”新道路正在稳步地、富有成效地推进,正努力实现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同时公平、民主、正义、法治等理念和纲领已经逐步渗透到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国文化建设方面最明显、最突出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辟和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创建文化强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通过不断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扩大、增强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核心价值观最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更是获得空前的重视。正如习近平指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什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核心价值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④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建设也突飞猛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需要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从整体上看公共服务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规则、社会规范正在形成。“给每一个人上升流动的机会”,“人更多的人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等公平、公正的宣言已经深入人心,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容易为全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现实基础:当前党和政府强而有效的执政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最根本的就是通过凝聚社会共识来规范公民行为,但是这种共识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对国家的认同,来源于对国家制度、国家精神、党的形象的认同,尤其是对党和政府当前的执政举措的认可。因为成功的有效率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直接要求公民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通过树立国所说说过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或领导者,要求百姓作到的首先自己要作到,必须要用自身的正确行为来示范、规范他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下,以实干兴邦的决心,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八项规定的制定和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动,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巨大勇气和行动,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司法公正,促进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执政理念,转变了党风政风,传递了信心、勇气和力量,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信赖,凝聚了党心、民心。

党的十八大后,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党和政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宣告了社会大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道德良知的追求,对社会规则的期待,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赢得社会大众认可的最有效、最具说服力的现实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注释】

①②③④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责编 /丰家卫(实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价值观   社会主义   认同   核心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