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理论动态 > 正文

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为何重要?

——基于供求关系的视角

本文在总结老年人养老需求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老年人需求的供给模式,提出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多元化养老趋势,以期为我国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根据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776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根据联合国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我国自1999年起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就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开始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占总人口数比例超过15%;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2.48亿;2050年将达到4.37亿,届时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将达到31.2%。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 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了“十二五”期间的老龄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学术界普遍认为,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和西方流行的福利保障模式,中国宜选择社会化养老保障模式,即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个体、家庭、集体、企业多元支撑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制。本文拟在总结老年人养老需求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老年人需求的供给模式,提出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多元化养老趋势,以期为我国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分析

学界普遍认为,养老涉及三个方面,即经济和物质的供养、健康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而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安全、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就会成为老年人需求的重点。我国把老年人的需求概括为“六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教。“六个老有”的高度概括实际上已经包括了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健康保障、精神文化生活和参与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

无论对老年人需求如何划分,都可以归入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但需求的层次性并不是严格地逐层递进,在物质需求匮乏的情况下,老年人依然有基本的精神需求,只是这种精神需求的程度或强度不如物质需求那么强烈。也就是说,需求层次更多是强调需求的侧重点,而不是有或无的问题。虽然在物质丰富程度上老年人不如中青年人,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依然存在,且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会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而凸显。

老年群体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特征的群体,其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不同阶层的老年人的需求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六个老有”是老年群体的共同需求,但老年群体是一个个体之间千差万别的群体,每个阶层老年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人,在不同时期需求重点也不一样。因此,满足老年人“六个老有”,需因人而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例如,老年干部群体在经济保障方面多无后顾之忧,步入老年后,对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得尤为突出;老年知识分子群体对于精神慰藉的需求要远远大于物质生活需求,对社会交往和社会尊重的需求尤为突出;而老年农民群体是社会上的弱势老年群体,晚年生活缺乏稳定的经济保障,因此,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感最为强烈。总之,不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之上的个性需求,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需求展开分析有助于了解和发掘不同群体对于各种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因。

QQ截图20141208164345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养老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