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行至半程
在争议中寻求突破
温州金改两年半:
有一种极端舆论认为,温州金改基本上是失败了。
温州市市长陈金彪这样评价:业内评价高于业外评价,银行评价高于企业评价,省外影响高于省内影响,自主创新突破程度高于审批型的创新
温州金融改革在诸多争议中行至半程。
5年,是温州金改的大致时间表。距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启动温州金改至今正好约2年半时间。在总计14个区域性金融改革试验区中,温州金融改革一直以来为外界所关注。
眼下,温州银行业不良率超过4%,不少民企仍身陷担保链而难以自拔,去杠杆的过程仍在持续。有一种极端舆论认为,温州金改基本上是失败了。
记者近日在温州发现,去杠杆的过程固然痛苦,但两年多的金改工作夯实了过去经济高歌猛进时所忽略的金融基础工作,借贷危机已基本平稳落地,民间信用正在缓慢复苏。
温州经济具有“早发先发”的特征,目前中西部多个地区爆发了民间借贷困局,总结温州金改经验或是正当其时。
10月30日,温州金融改革与发展20人论坛在温州召开。与会人士总结认为,设立了一些无需上级审批、却有益于解决“两多两难”问题(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的新型市场主体,再有探索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是迄今最值得其他地方总结推广的温州解法。对于重大政策突破较少、实体经济未走出低谷等争议,与会人士也认为要在自主创新和政策红利、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找到平衡。
论坛主持人和召集人是温州人谢平,现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兼任温州金融研究院院长。谢平一向以其犀利的观点而被视为金融界市场化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