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地产投资及市场展望
通过对201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展望未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央行调查显示房地产投资已降至我国居民偏爱投资方式的第三位
2014年6月25日,央行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7.6%,比第一季度上升3.4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8.4%,比第一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4%,比第一季度下降4.2个百分点。就投资方式来说,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购买债券和房地产投资,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0.9%、16.4%和14%。由此可见,房地产投资已降至我国居民偏爱投资方式的第三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央行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以16.2%的比例占据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的第二位。仅仅在一个月之后,房地产投资就在居民偏爱的投资方式占比中下降了2.2个百分点。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63%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比第一季度降低1.3个百分点,34.2%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2.8%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对于2014年第三季的房价预期,21.2%的居民预期“上涨”,50.3%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5.1%的居民预期 “下降”,13.4%的居民“看不准”。未来三个月内准备出手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4.4%,低于上季度0.6个百分点,高于2013年同期0.4个百分点。
(二)楼市限购令逐步成为历史,房地产分类调控出现新动向
最近几个月,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放松调控的动作频频,从放松限购、限价,到扩大资金支持力度,再到调整落户条件,各地从不同角度试探房地产调控放松的底线。
2014年6月2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 《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第一个正式发文放开限购的城市。而从7月10日开始,山东济南的新房和二手房限购政策也全面放开,在济南买房不再有户籍和套数的限制。另外,南昌、天津、厦门、温州等地方在极大的库存压力下,虽然官方没有公开发文件,但是通过“只做不说”的约定俗成动作悄然放开限购措施。还有部分城市选择放松限价、放松购房支持和调整户籍政策等不同方式“救市”。而在北京等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依旧严格。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堪称豪宅、一度被“限价令”卡住的北京保利海德公园项目,已于7月初获得了预售审批,即将开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房地产分类调控的一个新动向,即政府管住保障房,豪宅价格则由市场需求定。房地产调控不再一刀切,这应该是政府简政放权的结果,也是房地产调控的一个进步。
(三)房地产进入大整合时期,房地产企业“分化”新格局凸显
2014年上半年,销售业绩突破4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有7家,相比之下,2013年上半年销售业绩超400亿元的只有5家。7月4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完成销售金额1009亿元,从而使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半年千亿”的新时期。此外,绿地、恒大、保利、中海、碧桂园、万达等房地产企业也因为实现了半年越过500亿元的关口,在行业内被列入第一梯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小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普遍惨淡,2014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前50的企业金额、面积集中度继续提升,房地产企业分化加剧。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之间的巨大分化可能预示着,所有企业齐头并进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将是强者更强而弱者淘汰的竞争格局,由此房地产行业进入全新的大整合时期,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分化不断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