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2013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宣告成立新开发银行时也同样是信誓旦旦,但他们采取实际行动的前景堪忧。发起国迄今仍未提供一分钱的相互援助,在未来也不大可能这么做。以上一切说明批评美国没能起到金融引领国的作用很轻松,但替代它却不易,哪怕所需资金已经准备就绪。
上海证券报:“货币战争”这一词在当下的全球范围内是否依然适用?许多国际组织建议加强国际央行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机制应当如何建立?
本·斯泰尔:当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中国等经济体都想要降低各自货币的外部价值,就有理由对此感到担忧。他们想要让货币贬值,但这种努力如果未能成功,会为增加净出口设立新的贸易障碍。目前,国际合作最重要的形式是货币互换额度。我们应当注意到,在危机中,只有美元互换安排是真正重要的,所以美联储是这种合作中的关键。
上海证券报:美元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美国政府应采取哪些行动来保值?长期来看,美元将继续处于主导地位还是与其他经济体共同承担经济重任?
本·斯泰尔:鉴于美国目前通胀水平较低且债务占GDP比重可控,美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保持其首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欧元区危机已经引发对单一的欧洲货币是否可持续的质疑——它能否再支撑十年或二十年?因此,我认为这一点限制了其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趋势。我并不觉得欧元将超出目前全球外汇储备占比24%这一数字太多。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辅助货币是否能改变世界?黄金会成为一种货币吗?有人认为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有可能改变目前低效的全球支付体系并最终推进全球金融包容性。网络和电子支付体系是否为创造新一代货币提供了一种思路?
本·斯泰尔:黄金是中央银行储备的一种,它在特定的金融交易中做附属担保,伊朗也使用黄金进行国际支付来避免金融交易,黄金也以电子形式存在于私人交易中。如果人们对法定货币失去信心,或政府跨境使用货币的手续复杂成本高昂,黄金显然可以重获货币功能。
比特币已经显示出一种无需执政者就能创造出交易货币的特性。但是面对Mt.Gox(位于日本东京的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商)混乱的破产清理,这也成了人们当前减小金融波动和危机时最不想涉足的方面。
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适中
上海证券报:美国经济是否处于复苏轨道?它会引领全球经济走出泥潭吗?美联储从今年开始削减每月的资产购买计划规模,这会为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人们是否理解美联储的行为?
本·斯泰尔:美国经济正处于持续温和复苏的轨道上,但可能不会是表现最强劲的那一个。中国相对减慢的经济增速可能是全球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