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热点观察 > 正文

一季度金融数据解读:“宝宝”军团并非分流存款主力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72万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2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9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少增4100亿元和1.29万亿元。存款增长为何放缓,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存款少增规模明显高于居民存款?

板子不能只打“宝宝”

一季度存款数据出炉后,有观点认为,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存款的分流是导致存款少增的主要原因。

理论上说,“宝宝”们的快速发展,会导致货币从存款向同业市场转移。以余额宝为例,其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居民的活期存款,而其投资标的主要是同业存款,占比高达90%。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货币市场基金整体规模已经超过1.1万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徐博表示,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形成中国银行业全行业季度存款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存贷资金向同业市场、资本市场转移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现象。

但从一季度情况来看,把存款少增的板子都打在“宝宝”们身上并不合适。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宝宝”们确实对存款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和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这一分流作用正在减小。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存款主要由居民存款(即住户存款)和企业存款两部分组成。一季度企业存款少增约1.3万亿元,而居民存款少增规模只有企业存款的三分之一。受“宝宝”类产品冲击最大的居民存款并没有反常减少,反倒是企业存款降幅明显。因此不能把存款少增归咎于“宝宝”们。

从历史数据来看,早在“宝宝”类产品兴起之前,居民存款季度波动也曾不止一次出现。2010年二季度末和2011年三季度末,居民存款即分别同比少增4119亿元和3200亿元,变动规模与今年一季度相近。因此,近期居民存款波动总体是正常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