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评论 > 正文

一季度经济形势:有信心 有耐心 有决心(3)

增强定力,运用智慧

当前经济运行的风险是对经济增长下滑的过度担忧

记者:从各方面的分析看,今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经济增长的前景存在很大变数,您认为最应当警惕的风险来自哪里?

潘建成:虽然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但从全年的预期看,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现象。2014年一季度经济学家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平均预测值为7.5%,与年初政府制定的目标基本一致;从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看,反映企业家对未来预判的企业预期景气指数131.6,明显高于对当前形势判断的即期企业景气指数;具有先行性的企业订货、用工计划和投资计划均呈现稳中有升的现象,这些都表明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

其实我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的风险或许并不是经济增长下滑本身,而是对经济增长下滑的过度担忧。过度担忧一方面会影响信心,从而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会对改革和转型构成压力,甚至会阻碍改革和转型的推进。

记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怎样把握稳增长的动力?

潘建成:我认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清楚地表达了,面对经济增长的波动我们需要增强定力,运用智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依然应该放在如何增强经济长期增长的稳定性和内生动力上,而不要过度关注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

具体来说,我认为应当抓住“三心”:首先要树立信心,要让社会公众知道,当前经济仍然运行在正常区间,且趋势也依然是平稳的,不用太担忧,以稳定大家的预期;其次是要有耐心,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时间,改革从政策出台到贯彻落实再到取得成效需要时间,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需要时间,因此太急了不行,太急了容易重走老路;三是要有决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要加强对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的宣传,并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的改革经验,鼓舞改革士气,众志成城,同闯大关。

打个比方说,中国经济好比一个人,基本素质是好的,但身体内部有点阴阳失衡,也有些不好的习惯,形成了一些顽疾,现在是治病的关键时期,可能反应会大一些,但一定要咬着牙挺过去,要坚持吃药,要坚决改掉坏习惯。我相信,经过这一阶段的“治疗”,中国经济将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