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放任电话诈骗获利10亿元 三大运营商集体喊冤
电信专家认为,对于电话诈骗,除从技术上继续加强解决网络改号电话的问题之外,用户自身加强防范意识更重要
■本报记者 马 燕
随着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两会期间曝光了一组数据,电话诈骗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拦不住的电话诈骗
运营商、银行获利13%
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在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两高报告的会上做了《行动起来,切断利益输送链,从源头和渠道上治理电话诈骗》的发言。
发言称,公安部统计,2013年电话诈骗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比2012年分别上升77%、25%,其中使用网络改号电话作案的占90%以上。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陈伟才最想表达的是——运营商在这个“诈骗蛋糕”中获得10%的利益,银行则在这个蛋糕中获得3%的利益,为了这13%的利益,事主需要付出100%的代价。
陈伟才表示,以公众被骗1000万元为例,运营商只赚100万元,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还需跨境进行,国家为此要开支200万元。
“实施电话诈骗需借助两条渠道,一是通信线路,二是银行网络”,陈伟才认为,解决电话诈骗乱象也无非要解决两件事——第一是把虚拟改号的电话拦截下来,不能让这些伪号接通电话用户,这个是“源头”。如果“源头”拦截不成功,就只能找银行了,“就是即便钱骗到进了账户,不要让他取走”,陈伟才认为,拦截电话诈骗的第二道“关卡”是银行,银行应该“管好”银行卡,而非现状的无限制发放银行卡。
据陈伟才提供的数据,如果100亿元被骗走,过程中银行收取多级转账、取现手续费等费用,会有3亿元左右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