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的腾挪逻辑
中石化此次对旗下加油站史无前例地改头换面,究竟是拿出多大一块蛋糕与民资共享?这可以通过公开数据轻松测算。
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全年营业收入14719亿元,营业利润427亿元。由此可见,拿出上限30%的股权与民间资本分享,意味着最多将128亿元利润拱手让人。而这个数字可能还保守。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中石化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约为1.65亿吨,比2012年增长4%。
但以上只是单纯产业角度的解读。在资本圈眼中,中石化此次大方地掏出真金白银开门纳客,背后还“蛰伏”着一条资本腾挪的逻辑。“拿出一部分利润与民资分享,换种视角看,也就等于中石化可以将部分资金从下游业务中腾挪出来。”上海一位长期跟踪能源板块的私募基金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
“如果股东可以将这部分资金腾挪到回报更高的地方,向民间资本抛橄榄枝就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上述私募经理曾对中石化销售板块的投资回报率(ROE,即税后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该值越大,说明投资者收益越大)作过估算,“公司历年来的销售净利率均值一直徘徊在5%左右,金融危机以后下降到3%,结合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数据算,下游加油站业务的ROE应该在13%左右。”
申银万国近日发布的报告则称,预计2013年中石化整个销售板块的ROE可以达到15%。
事实上,15%的ROE水平还并不均等分布于每座加油站,中石化可以将资金腾挪到更高收益的领域,“紧挨车流量稳定的黄金位置的加油站一年流水可以上亿,但一些既不在高速公路附近,又不在市区,周边也没有什么大厂的冷门地段加油站就只是无利经营,还谈何投资回报?”油品流通商陈凯投资的民营加油站就“不幸”被新造的高架桥挡住去路,陈凯对《中国经济周刊》称,“目前连基本税费支出也难以保证”。
包括上述私募经理在内的多位投资人士都对记者表示,资金腾挪术本身就符合国企改革的利益最大化逻辑,若能成功引入民资这眼“活水”,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石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