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术视野 > 文史 > 正文

“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乡村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

【摘 要】“包容性增长”理念是公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包容性增长”理念纳入乡村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乡村文化体制改革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路径相结合,探索政府引导下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主体,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乡村文化投融资体制,从而推动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乡村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则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这就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一直制约着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文化的差距日益拉大,尤其是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服务并没有出现显著的改观,这不但有违城乡统筹发展、共同富裕的基本理念,更与“包容性增长”背道而驰。因此,在“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探索乡村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不仅是为了满足农民精神需求、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激发农民创造力,更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

(一)提出背景

发生于2008年9月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金融海啸“阴霾”已经散去,全球经济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企稳回升”,但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依然存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增强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寻求全球经济共赢、利益均沾,加强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竞合关系”,实现“包容性增长”,依然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极大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反观经济增长过程,我们发现过去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高投资驱动的基础之上的,内需较为缺乏;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之上的,资源耗费较为严重;是建立在依托“三农”积累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发展不协调;是建立在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基础之上的,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失调,发展成果并没有惠及所有人员。因此,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而这正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要求。

(二)内涵及特征

“‘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无疑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共享性、人本性、惠及性。

1.共享性

所谓共享性就是指经济发展成果要全社会共享,尤其要通过分配机制,强化财富向农村倾斜的尺度。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贡献了土地、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但在经济发展成果———“蛋糕”的分配中,却只得到了很小的“一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赖以生产的宝贵资源土地更是不断减少。因此,“包容性增长”强调将农民等弱势群体“包容”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中,实现成果共享。

2.人本性

人本性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包容性增长”理念要求一切为了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3.惠及性

“包容性增长”理念所强调的惠及性,主要指经济发展中应正确处理好不同阶层的关系,尤其应重视贫困阶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战斗”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但新时期我国反贫困工作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虽然绝对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但相对贫困人口却不断增加,为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强调惠及性,即对我国的贫困阶层,给予更多关怀,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从过去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切实增强贫困阶层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还要认真落实各种政策,逐步使贫困阶层在就业、居住、教育、社会参与、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公共福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

(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一

乡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是提升农村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突破口,是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人们群众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农村综合实力的增强。“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强调共享性、惠及性、人本性。乡村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及凝聚力的提高,而居民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则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农村综合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理应得到重视。如果忽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发展缓慢,则势必会产生乡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不同步现象,从而会拉大城乡发展差距,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意义重大。

(二)实现“包容性增长”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先进文化有助于提高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可以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先进文化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谈不上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先进文化具有内外两种功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则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

在现阶段,城市化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农民自身力量的壮大。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入非农业领域,农业的发展主题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基本上“流出”农村,现阶段的农业主体演变为以妇女、儿童、老人为首的“386199”部队。因此,若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农民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农村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别说凝聚力和战斗力,因而也无法实现“包容性增长”,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包容性增长”呼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实现“包容性增长”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乡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分析

乡村文化体制主要包括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传播方式、乡村文化的管理方式、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方式等。因此,为了弄清乡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笔者着重从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传播方式、乡村文化的管理方式、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方式等方面切入,具体分析其中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功能闲置

文化基础设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乡村文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在西部一些偏远的山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4]。同时,由于现阶段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的增长,文化意识薄弱,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诸如文化馆、电影院、书店、广播站等乡村文化载体的财政投入较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5]。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文化的重视,虽然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开始有所增强,但是因为缺乏维护、管理,造成文化基础设施老化,功能闲置,并没有发挥好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

(二)乡村文化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乡村文化传播方式单一

在现阶段乡村文化传播中,乡镇干部是“主力军”,但乡镇干部队伍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大部分乡镇干部并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相关经历,乡镇文化干部大多是兼职从事文化工作,并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干部队伍素质较低、业务水平较低,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并且在传播方式上,也存在问题。现阶段的乡村文化传播浮于表面,只是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没有很好地考虑村民的文化需求,从而造成供需失衡,导致很多村民“不买账”。乡村文化传播并没有在丰富群众生活、陶冶村民情操、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农民诟病的“形式主义”。同时,在乡村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注重现代文化的传播,而忽略了乡村文化的特色,导致乡村文化发生扭曲、变异,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对农民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乡村文化管理方式落后

乡村文化管理方式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主要强调“文化管理”,而忽视了“文化服务”。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对乡村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在乡村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相关人员权责并不明确,造成“谁都想管”、“谁也管不了”的双重困境。在用人方面,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这就造成了文化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极大地限制了文化管理的成效,阻碍了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文化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空置衙门”。因此,转变文化管理方式、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管理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成为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的“最强音”。

(四)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短缺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付,或者是由当地居民集资建设。这造成当前文化传播、建设的资金供给非常有限,很难将资金用在“刀刃上”,很难满足当地村民的文化需求,反而容易发生资金“置换”,滋生腐败现象,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转变单一财政支出模式,探索财政支出与市场投融资相结合的新体制被提上日程。同时,加快乡村文化投融资体制的创新,也是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四、深化乡村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一)乡村文化体制改革路径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体制改革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即“强制性”的改革,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即“诱使性”的改革,改革的动力来自乡村居民。当政府效用最大化与农民的收益最大化相一致时,乡村文化体制改革的效应将是最大的,从而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乡村文化干部努力地进行文化传播,但得不到乡村居民的价值认同,导致传统的、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不断“边缘化”。

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体制改革依然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过分强调政府利益最大化,忽视了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需求。这种改革虽然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种政府主导的改革极易损伤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这种政府主导的改革更容易增加社会不和谐因素,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乡村文化体制改革应充分发挥乡村居民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将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与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相结合,逐步弱化自上而下改革的作用,以自下而上改革路径为主、自上而下改革路径为辅,探索政府引导下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增强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感,让乡村文化不断深入乡村居民的心中,发挥乡村文化在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素质、陶冶乡村居民情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文化纽带”作用。

(二)改革措施

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利用效率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繁荣乡村文化的前提条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业生产主体发生改变。如何发挥乡村文化的作用,吸引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标准,加快文化室建设,启动文化中心户建设,深入推进电影放映、城乡文化互动、送书下乡等文化惠民重点工程,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村村有文化室、村民小组有文化中心户,不断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切实发挥乡村文化的作用,增强乡村文化的凝聚力。

2.大力发展教育,培育新型文化主体

传统的乡村文化推广主体主要是乡镇文化干部。一方面,受自身条件限制,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文化传播;而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干部推广的文化并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这就需要培育新型文化主体。但由于现阶段农村教育发展比较落后,农民很难担负起推广乡村文化的重任。因此,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将其培养成为思想道德素质高、文化科技素养好、专业技能强的新型农民,实现文化主体的转变[6]。

3.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针对现阶段相关文化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强化组织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首先,将乡村文化的管理方式改为乡镇与上级管理部门共同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乡村文化管理,明确乡村文化管理的任务;另一方面可以保障资金投入,提高乡村文化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对现有干部职工进行分类指导,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再次,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并落实好福利待遇,全面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4.创新乡村文化投融资体制,扩充资金渠道

在现阶段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向民间谋求资金,以此弥补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不足。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包容性   体制改革   路径   乡村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