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基层治理 > 正文

久久为功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基层治理(2)(1)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业兴。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如何重视都不为过,必须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持续为党的建设“正本清源”。青年干部需以“钉钉子”精神防治顽疾、以“守初心”姿态立身力行,推动作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为党和国家守住立党立国之根基。

强学深思,让作风教育从“嘴边”到“心里”。需强化作风教育,提高每一名干部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与认同。作风教育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学规定走形式、谈精神喊口号”的表面功夫,而应该脱离单纯念文件、划重点的传统模式,转而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解读规定内涵,引导干部深入思考八项规定与基层实践的关联,通过强学深思破除“规定是束缚”的错误认知,树立“规定是保护”的正确观念,让八项规定真正从“纸上要求”变成“心中准绳”。

激浊扬清,让作风建设从“约束”到“自觉”。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作风问题的“易发频发地”,一旦不正之风在基层蔓延侵蚀,其危害不止于大大打击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会严重影响党和国家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需精简程序、减负增效,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也需完善制度、严明纪律,用制度建设堵住作风漏洞;更需畅通言路、群众监督,以人民群众为镜,倒逼作风转变。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让作风建设从“约束”到“自觉”,让基层工作回归“为民服务”的本质,让基层生态真正“清”起来、“正”起来。

真抓实干,让八项规定从“纸上”到“地上”。八项规定的落地不是看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若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墙上挂帅”,终究是偏离了八项规定的初衷。真正的落实,应是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不再有“前呼后拥”的排场,调研走访时多了“直奔一线”的脚步;是接待工作中摒弃了“铺张浪费”的陋习,把更多精力放在倾听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上;是项目推进中少了“层层加码”的繁琐流程,多了“特事特办”的高效便捷,用“马上办、踏实干”的行动回应群众期待。正是通过这样的点滴实践,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八项规定在基层的落地成效,让八项规定从“纸上”到“地上”。

(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 袁宇浩)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