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守护好大国粮仓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粮食节约人人有责”。作为全球人口大国,中国始终将粮食安全置于治国理政的核心地位。守护粮食安全,既需要筑牢生产根基,更需要凝聚全链条节粮合力。

粮安之基,在于坚守生产底线。粮食是文明存续的基石,中华民族对粮食的敬畏始终如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去年更是迈上了1.4万亿斤新台阶。这份成就背后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耕细作。从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望天田”变“丰产田”,到种业攻关攥紧“农业芯片”,再到农机升级解放生产力,每一项举措都在夯实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粮安之要,在于全链条节粮减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粮食从田间到餐桌,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跑冒滴漏”。然而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方面的努力,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取得了显着成效。据调查测算,近三年粮食储存、运输、加工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粮食年产量的2%。这正是“无形良田”的生动实践。

粮安之兴,在于凝聚全民共识。粮食节约从来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生态保护与社会文明的系统工程。从资源维度看,每粒粮食都凝结着水土与能源的消耗,节粮减损就是减少资源索取、助力生态修复。从道德维度讲,珍惜粮食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更是大国公民的责任担当。光盘行动的普及、小份菜的推广、储粮知识的科普……这些点滴改变正在重塑社会风尚,让人们在珍惜中更从容地品味食物多样性的魅力。

保障粮食安全从来没有“旁观者”,我们既要坚守生产防线,通过科技与政策筑牢供给根基;又要激活社会力量,让节约理念融入日常。从种粮农民的精细管护,到粮食企业的技术减损,再到每个消费者的光盘行动,唯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构建起坚不可摧的粮食安全网。

仓廪实,天下安。当每一粒粮食都被珍视,每一份努力都汇聚起来,我们定能回应好时代课题,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吴岳川)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