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青春华章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江苏河海大学成功举行。活动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水利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

活动上,演员林永健和红旗渠修渠人及其后代沉浸式再现当年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河南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让很多观众流下了感动泪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又何尝不是对青春华章的最好诠释!因为青春华章,就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用汗水甚至生命浇灌出来的!

青春华章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朴素而铿锵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实践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这种力量,不仅深藏在红旗渠的历史故事中,也镌刻在“青春华章”的时代号召里。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克服极端困难条件,不以山河为远,不以艰苦为辞,凭借肩挑手扛的实干,劈山凿渠苦战十余载,创造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这绵延千里的“人工天河”,每一滴都凝结着“干”的精神。这份“干”,是双脚走过的路,是汗水流过的奋斗,是双手拼过的未来。它定义了青春的价值内涵,诠释了奋斗的本质意义,宣告了这是一个实干者的时代。

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完成从“认知主体”到“实践主体”的身份转变,摒弃“骄娇”二气,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不做清谈客,不当观望者,不做畏难人,带着这种实干精神向急难险重的任务主动请缨,到基层一线的大地扎下根系,在科研攻关的战场勇闯新路;也勇于乘风破浪,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中,为挺进深海、经略海洋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华章是用汗水甚至生命浇灌出来的。如果说“干”是行动的姿态,那么“汗水”与“生命”便是为这种姿态注入的灵魂,是它最厚重的价值刻度。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奋斗史,更是一道用热血和生命在太行之巅树起的精神旗帜。林县人奉行“修自己的渠,流自己的汗”,没有水准仪,就用一脸盆水、一根筷子替代;没有工具,就凑上自家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他们凭借一锤一铲一双手这样最原始的工具,挑战着生理与意志的极限。这些正值花样年华的有为青年,义无反顾地将汗水浸润进渠畔的岩石,用生命化作渠中不息的流水——这构成了历史叙事中最悲壮而崇高的部分。

由红旗渠纵观人类文明史,水利不仅是技术工程,而是人与自然的深刻对话。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所确立的公而忘私精神原型,到京杭大运河民夫枕河而眠所展现的集体力量,再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所代表的现代治理能力,一部煌煌水利史,正是一部中华民族在磨难中奋起、在奋斗中升华的精神史,是一代代青年用汗水与生命守护的江河安澜与万家灯火。

青春华章需要精神的传承与时代的担当。红旗渠的渠水奔流不息,其精神亦历久弥新。在河海大学的舞台上,通过修渠人及其后代的沉浸式讲述,红旗渠精神以“大思政课”这一形式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生动传递与价值共鸣。这正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当代激活,是精神谱系的有效传承。今天,我们无需再于悬崖峭壁间悬空除险,但我们面临的,是乌东德、白鹤滩这样的科技高峰,是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治水安邦的使命担当,更是建设海洋强国、经略万里海疆的时代召唤。这同样是一场需要拼搏、需要实干、需要奉献的“新修渠工程”,它呼唤着拼搏、实干与奉献的实践品格。

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关键在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为我们的行动逻辑与价值认同,以此直面长江大保护的生态重任、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治理难题,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水安全与海洋权益挑战。我们要以 “不认命、不服输”的主体性姿态,成为这一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将个人的奋斗汇入国家发展的宏观叙事。唯有如此,我们续写的华章,才能因拼搏而激昂,因汗水而晶莹,更因从高山延伸至大海的深厚传承而坚实、不朽。(张春平)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