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我们迎来了第45个世界粮食日。粮食始终是关乎国运民生的头等大事,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真正夯实粮食安全基石,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更久。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积极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在粮食生产领域,科技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从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技术,到如今的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为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党员干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粮食生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率。要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如智能农机、无人机植保、水肥一体化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粮食生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激发粮食生产的活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粮食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只有凝聚全民共识,才能汇聚起保障粮食安全的磅礴力量。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宣传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要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普及粮食安全知识,增强全民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要倡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理念,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杜绝浪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要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积极投身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汇聚起保障粮食安全的合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久。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永恒课题。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携手共进,用智慧和汗水筑牢粮食安全的“铜墙铁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根基,让中国饭碗在世界舞台上永远闪耀光芒。(范 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