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才是强国之基、发展之要,充分留住用好人才,不仅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组织部门当换位思考,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将心比心地重视人才、礼遇人才、厚爱人才,才能让更多人才留下来、站稳脚、扎住根。
从情感上入手,了解人才所想所虑。人才从来都不是冰冷的资源,而是一个个怀揣理想与热情的鲜活个体,他们的扎根发展,往往始于事业的吸引,成于情感的维系。唯有始终把人才当成友人、家人、自己人,在交流中多一份信任、在相处时多一丝温情,给予充分尊重和真切关怀,才能真正留下人心、留住人才。各级组织部门通过健全完善人才走访慰问机制,深入科研一线、走进人才家中,以“身入”促“心知”,全面关心关爱人才成长,了解人才的需要与诉求。主动构建多渠道的人才意见征集平台,定期开展人才座谈会,举办人才沙龙,诚挚邀请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人才参与进来,敞开心扉畅谈,用心聆听记录,在常态互动中进一步增强人才的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夯实留才用才坚实的情感基础。
从服务上出发,解决人才所期所盼。人才发展面临种种现实难题,比如创业缺资金、落户流程慢、资源对接难等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人才投身一方发展的美好愿景也将化作空中楼阁。因此,各级组织部门不仅要当好“知心人”,更要做好“勤务员”,深耕细作提升服务质效,将金融支持、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等影响人才发展的“关键事”,作为优化服务保障的“头等大事”,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精准精细的服务构筑人才成长的“登云梯”。同时健全完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将暖心服务延伸至人才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从安家落户、住房保障到子女教育、医疗健康,处处体贴入微,想在前、办在先,营造“住有所居、业有所成、心有所依”的优质体验,让更多人才称心舒心享服务、干事创业不停步,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从发展上搭台,实现人才所需所求。人才最深层的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唯有厚植开拓进取的创新沃土,营造干事创业的活力氛围,让人才在开放、包容、激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成就人才。各级组织部门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基础上,还要更多聚焦人才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布局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通资源整合、技术转化、培训指导、实验检测的关键环节,坚持共研共创、共用共享,切实为人才发展增效赋能。同时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四唯”壁垒,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鼓励人才在实践中不断拓宽发展空间与能力边界,引导人才勇闯创新“深水区”,攻坚“卡脖子”难题,在一次次突破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持续激发人才扎根留下来、潜心干事业的持久热情。(张振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