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社会纵横】从“独门绝技”到“薪火相传”

——浙江台州烟草“曙光·青师课堂”的探索实践

在深化教育培训改革,助力人才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浙江台州市烟草专卖局直面培训供给与人才培养需求的深层矛盾,以“曙光·青师课堂”为载体,打造一支专业化、体系化的内训师队伍,通过3年探索,形成覆盖60名初、中、高级内训师的精锐团队,培训超5000人次,走出了一条“经验可传承、人才可复制”的特色发展之路。

破局——把“经验口袋”变“组织智库”

时针拨回到2021年以前,外部培训“不接地气”、大班授课“大水漫灌”、员工能力“参差不齐”已成为台州烟草人才发展工作困扰已久的三大痛点。

“外聘讲师虽然专业,但对我们行业的了解比较有限。”人事处培训管理员林燊坦言,“我们每个员工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外部型、大班化、集中式的培训很难实现因材施教。”

破局的关键,是把散落在身边人的“独门绝技”萃取成可复制、可传承的课程。于是,“曙光·青师课堂”应运而生——以“全市一盘棋”为理念,构建覆盖“选、培、用、评、管”全链条的内训师生态模式。

破局的第一步,就是选苗。台州烟草打破资历、职级限制,面向全市系统发出“揭榜令”,只要手握“一招鲜”,就可以报名参选内训师。报名人员需要带着原创课程参加“曙光·青师”内训师集训营,经新老内训师组队的集训打磨、专家评课、成员互评,最终通过试讲考核后,才能拿到初级聘书,“严把入口关”确保了讲台上的每一分钟都含金量十足。

1

图为新老内训师合作打磨课程。阮迪/摄

深耕——一条“成长链”激活一池春水

除了每年招新,“曙光·青师课堂”还有一套自己的“升职记”。台州烟草同步出台了《内训师管理实施细则》和《内训师积分制管理评价表》,把内训师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阶段,每次晋级都以累计课时、平均满意度、课程开发量、科研论文、年度考核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积分一年一清、聘期一年一评,低于8分予以解聘,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彻底打破了内训师“一聘定终身”的惯例。

“在这里,没有铁饭碗。”初级内训师洪嘉苡说,“每升一级,课程难度、学员层次、考核维度都会水涨船高,不断激励我们不断研发和打磨新课程。”

为了让好课源源不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员工、贴近基层,每年年初,台州烟草面向全市系统不同层级员工,采取日常发现、问卷调查、调研访谈等方式,针对行业工作重点、业务难点痛点,制定选题方案、细化培训需求,梳理汇总为重点培训课题清单,形成“靶向命题+自选动作”课程开发双路径布局,并在钉钉流程引擎开发并上线“曙光大讲堂”模块,员工通过“点菜式下单”,系统自动推送至对口内训师,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内训师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量身定制课程内容。课程采用小班化教学的形式,严格控制教学规模,创新座谈会、业务探讨、现场指导等新颖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学有所获。课前调研需求、课中实时互动、课后双向评价,真正让培训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成势——一张“品牌网”托起智慧台烟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随着建设深入推进,“曙光•青师课堂”的品牌成效正日益凸显,将知识的光芒洒向每一个角落。从最初的30名“精锐尖兵”,经每年的选拔充实,3年来新选拔30名内训师,合计初级37人、中级18人、高级5人,形成了稳固的人才梯队,既有中层干部,也有入职不到3年的职场“新秀”,实现专卖管理、经营管理、综合管理各条线全覆盖。

为了让培训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精准对接基层需求,突出基层员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送课到所队部、送课到工位,“曙光•青师课堂”品牌下增设“拾光流动课堂”,共开展授课21次,触达知识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台州烟草精心策划优质网络课程评比活动,内训师团队紧扣一线需求,共打磨18门精品课程,课程在钉钉直播、OA知识中心、烟草网络学院一齐上线,一人开发、全市共享,真正做到“云端一点,知识即达”。

目前“曙光·青师课堂”已形成涵盖22个类别、173门课程的点课清单,年均为1002人次送去“知识大餐”,学员满意度超98%。据不完全统计,自建设以来,共节约培训费超55万元。在2024年全省系统“青年公开课”创客项目竞赛活动中,台州烟草1个项目获一等奖,2个项目获优胜奖。

从“业务尖子”到“培训专家”,从“个人经验”到“组织智慧”,新员工快速成长,老员工持续精进,这支内训师队伍用实践证明,当知识真正流动起来时,产生的能量超乎想象。下一步,台州烟草将继续深化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持续释放“曙光·青师课堂”品牌虹吸效应,为人才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丁瑶)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