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有这样一位深耕教坛21载的教育者——金贻富。他以满腔热忱践行教育初心,在教学与教研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不仅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湖南湘江新区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更斩获长沙市卓越教师、“优秀教研工作者”“四有好老师”等20余项荣誉,用行动诠释着“师者如炬”的深刻内涵。
植情怀:承校训,启教途
2004年,金贻富作为优秀毕业生,从华中师范大学被湖南师大附中引进。初入校园,他便被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打动:从“惟一学堂”时期筚路蓝缕的教育救国之志,到如今成为奥赛“金牌摇篮”的辉煌成就,湖南师大附中“公勤仁勇”的校训与“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他心中埋下了接力教育强国使命的种子。
为快速成长,他潜心钻研教材,积极投身教研,主动向资深教师虚心求教。凭借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金贻富的教育教学工作迅速步入正轨,次年便获评学校“教学新秀”,不久后又扛起备课组长的重任,为后续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多年来,他的付出屡获认可:不仅获长沙市政府表彰,被评为“红十字先进工作者”,还被湖南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成为长沙市教育局认定的市级卓越教师;同时,他还身兼湖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评审专家、湖南湘江新区首届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等职,多次担任湖南省“国培计划”省市级研修项目坊主与辅导员,获评“国培计划优秀导师”。此外,他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16篇,主编、参编的4部著作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双线出彩。
挑重担:敢拓荒,甘人梯
2009年,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由岳麓区委、区政府与湖南师大附中联合创办,金贻富主动加入首批教师团队。彼时学校基建尚未完工,教学条件艰苦,他却毅然挑起班主任与学科教研组长的双重担子:一边用心管理班级,呵护学生成长;一边带领教师团队探索教研方向,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同时还开设校本选修课,在同事请假时主动代课,曾创下一周授课28节的纪录。即便任务繁重,他仍合理规划时间,坚持自我学习充电,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岗敬业”的承诺。
2014年,学校为响应社会需求开拓新校区,金贻富再次主动请缨,化身城郊教育荒地的“拓荒牛”。他将湖南师大附中百年传承的“自强不息”奋斗精神与“传帮带”的优良作风融入新校区建设,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全力培养青年教师:每学期坚持上骨干教师示范课,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与技巧,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他的指导下,陈丹敏、成彦发、张英等教师先后在长沙市教学比赛中斩获一等奖,他也成为青年教师心中可靠的“良师益友”。
同时,金贻富还兼任副班主任,积极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尤其在后进生转化上倾注大量心血,推动所在班级多次获评区市级优秀班集体。这段“拓荒”岁月里,他的教育科研成果也得到认可,受邀站上全省教育科研经验交流的讲台,分享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育桃李:重个性,助成长
“每个青少年都有独特的个性与潜力,也会面临成长困惑。教师需与家长携手,及时引导孩子发现闪光点、突破瓶颈,实现自我成长。”这是金贻富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在教学中,他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秉持“严慈相济、循循善诱”的原则,着力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
为让学生展现才华,他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参与校园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及市区级征文、演讲比赛。在他的悉心指导与耐心陪伴下,学生们屡创佳绩:0917班陈雪妍获岳麓区“图说历史”演讲比赛一等奖,李琴在“建国60周年”征文中夺得省一等奖;1013班唐牧云、向上、刘陈沛林携手拿下“图说历史”市级一等奖;1708班苏瑞盈更站上湖南省博物馆舞台,在长沙市中学生“图说传统文化”演讲现场决赛中斩获特等奖。
这份“因材施教”的坚守,让金贻富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爱与责任,点亮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前行之路。(唐突)
